董沛沛 洛阳 焦点讲师班三期 坚持原创分享第190天
贴标签、评判、责备是对孩子进行负面评价。
典型的语言:
你就是爱偷懒;
你总是这么的幼稚;
你就是不诚实;
你怎么老是拖拖拉拉;
遇到稍微难一点的题就不知道思考,简直是个没脑子的人。
所传达的信息:
这些信息最可能使孩子觉得自己无能、落后、愚蠢、没用、拙劣。孩子的自我看法是由父母对他的评判和评价形成的。父母如何评价孩子,孩子就会如何评价自己。
批评招致反批评,批评是引起冲突的导火索。
评价孩子极易造成孩子不愿意吐露自己的感情,或是把事情掩盖起来,不让父母知道。
孩子像大人一样憎恨别人对自己进行否定的评判。他们会愤而捍卫自己的尊严与形象。对爱评价人的父母,他们常常是又气又恨,即使父母的判断是正确的。
频繁的评价和批评使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没有安全感。
可能产生的后果:
暗示孩子是能力差的人,让孩子失去自信,无法突破、提升自己。
因为怕得到否定的判断或斥责,孩子会拒绝和你沟通,心理上远离你。
孩子会接受父母的判断,内化为对自己的评判,产生自卑心理,认为“我真是不好的”,或报复说“你们也好不到哪里去!”
2017.11.28 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