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真情有多种,亲子之情最长久、最真挚。一部《你好,李焕英》感动了无数的人,温馨流畅的母子之爱从影片中每一个灿烂的笑容中荡出。
实话实说,看完这部剧,我脑海里记忆最深刻的是贾玲妈妈的笑,那是一种发自内心,跟随女儿慢慢成长的笑,这个笑容给了孩子力量和包容,陪着贾玲度过艰难岁月,破茧成蝶。
真实生活中,贾玲和母亲、姐姐的合影,依旧是灿烂的笑容与暖暖的拥抱。
一个母亲能够常保持这样的笑,孩子的内心一定足够强大和自信,李焕英留给贾玲最珍贵的礼物是贾玲浅笑的酒窝,和笑看人生的豁达。
正如,在出演李焕英之前,贾玲告诉张小斐,你看我是什么样子,我的妈妈就是什么样子。
“妈妈,你要是能像贾玲妈妈那样,总是开心地对我笑,那该多好呀!”电影结束后,一位可爱的小姑娘,扬起小脸对妈妈说。
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期盼着家里的欢声笑语,期盼着妈妈爱自己,期盼着妈妈的微笑。
就像狄更斯所说:“只有在你的微笑里,我才有呼吸 ”。
今天看到头条上“爱是个动词”主题征文,我就又想起了贾玲妈妈灿烂的笑容,同时想起了今天是三月一号,是百万中小学生开学的日子。
2021北京春晚小品《黎明之前有“京喜”》,孩子明天要开学,爸爸妈妈欢欣雀跃,又唱歌又跳舞来庆祝;当得知开学推迟时,老妈慌了,老爸也慌了,接下来开始检查家庭作业,带出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段子。
似乎家长的笑容都是孩子创造的,看到孩子优异进步,家长会笑容满面;孩子表现不佳,成绩不理想,家长就难见笑容。
李焕英不是这样的,她爱贾玲的一切,相信自己的姑娘一定能够自己创造生活幸福,她的爱让贾玲心存念想,为妈妈的爱而努力,尽管成功来得晚了一些。
开学了,无论哪个年级的孩子都要回归到学习、作业、考试之中,周而复始、两点一线的生活中,给孩子一些笑容,就是给他们了爱的力量。
爱是动词!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