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金:“体裁是一种提供模拟世界的模型化体系。”根据中国文学题材分类的“四分法”,文学文本可划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四大类。
无论是短小精练的诗歌,开放自由的小说,还是真实自然的散文,通俗明朗的戏剧文学,都体现了文本文学的特殊性,个性化,文学性。
文学性:俄国形式主义术语,指文学本身的规则(我认为这恰恰与文学体裁分类不谋而合) 埃亨巴乌姆:“文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即使一部既定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特性。” 由此可见文学性是文本文学最核心的概括性特征。
根据乔纳森•卡纳的《文学理论》,对文学性的研究定义之一是形式主义。形式主义者肯定的基本准则是:“文学科学的宗旨,应当是研究文学作品特有的、区别于其它任何作品的特征。”(埃亨鲍姆《关于形式主义的方法理》,见托多罗夫的《文学理论,俄罗斯形式主义者论文选》) 这里一直在强调个性,但哲学辩证法的相关观点,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在于坚持矛盾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 。那么找出文学作品同时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征,就成为确定文学性问题的关键。
从外在形态,题材选择和形象塑造的特点,以文本的语言特征,体制结构为依据,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具备一定的共性,如文学作品共有的审美性,叙事性,抒情性,在四类体裁中各有或轻或重的体现,此外语体风格的个性化,坚持了文学是“人学”,偏重于对人物的描摹,也是它们的趋向。对语言结构方面,存在类似形式主义对于语言或格式、节奏、韵律的要求。
形式主义者认为,文学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点,鲜明生动、感人心魄即文学性,平淡不是文学性。文学性即通过突现性,使语言具有强烈感知性。这一点在戏剧文学中体现的最明显,戏剧文学是连接演员与舞台的中介性文学式样,因为舞台表演有很大的时空限制,所以极力要求戏剧文学情节集中和矛盾冲突,在这种情境下依赖冲突,造成悬念的氛围,才能抓住观众的眼球。戏剧冲突是戏剧文学的灵魂,矛盾的集中性与激烈性是戏剧文学不同于一般叙事文学的主要特点,矛盾的必然性即戏剧冲突的的根本动因在于矛盾双方内在的对立和冲突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得知朱丽叶死去,便进入她的墓中在她身边服毒自尽,这时神父才赶到,但罗密欧已死,朱丽叶醒过来,发现罗密欧死了,她也拔剑自杀,之后双方父母到场,短短一晚上,这么多的人物,在机缘巧合下凑到一起,见证了如此悲惨的事件,这样扣人心弦的波折情节,不过是为了放大矛盾,表现罗密欧与朱丽叶至死不渝的爱情,同时,神父的晚到这样一个小疏忽,也造成了矛盾的必然性。戏剧文学冲突类似于小说情节的高潮,不过戏剧文学的矛盾更加集中与尖锐,小说的刻画则不止于此。
第二点,表现在对传统符号范式、传统小说模式、传统人物模式和因果原则的批判。第三点则体现在文本所用材料在完整结构中的地位和前景。后两点的基本精神即可以概括为:创新即文学性;文学性与墨守成规是水火不相容的。
“诗是借助将就韵律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含蓄的表达思想情感的文体。”诗歌作为最古老最重要的一种文学样式,是文学的代表,在世界文学史上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歌对语言的要求最为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