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随手打开任何一个能够互动的社交平台,无论热门冷门,不管什么类型的话题,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杠精”在下面抬杠,甚至有的时候话题本身的热度比不上“抬杠”的热度,各种是非有无铺天盖地,好不热闹!这些热衷抬杠的人充斥在各行各业,哪里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然而我相信,除了他们自己人会喜欢跟抬杠的人打交道(当然也可能并不喜欢),大多数人并不愿意跟一个整天抬杠的人有过于密切的交流。试想,当你看到一场自觉不错的电影,一本有所感悟的书,一件适合自己的衣服时,满怀欣喜的找人来交流,结果他一出口就能把你想说的噎回去,这样的人能有多受欢迎?
谁教的他们抬杠?难说。也许是这个时代催生出更多人表达自我的欲望。但个性化表达本身是积极的,这个社会需要不同的观点,生活才因此变得更加多彩。但就有这么一类人,觉得自己的观点极为泼辣特别,有压倒众生之势,独步江湖无敌手。但他们忘了,观点犀利不意味着观点无礼,别人给的宽容也不是放言的资本。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社会背景,对待同一个问题都会有大相径庭的答案。以今度古,以己推人,想当然耳。很多时候不是别人觉得争不过,而是已经预料到当前继续争论下去没有意义,结果不过不了了之,或者双方开骂,吵的不可开交收场。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纯粹为了找个人骂一骂让自己开心些,这些人的出发点就奔着引战去的,而且这些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有自己的朋友和拥趸,他们目的很明确,骂人,然后通过互骂的方式找到快乐,呵呵。剩下热衷于抬杠的人可能就只是急于表现自己说服别人,即便你纠正了他的观点时,他也要用极其蹩脚的观点给他自己圆回去,说白了就是脸皮太薄挂不住。这类人内心不坏,却往往一说话塞得人难受,想跟他赶快结束对话。
对于那种以抬杠找骂为趣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搭理他们,因为他们脸皮厚。跟他们讲道理是不现实的,任凭你怎么缜密的思考,怎么严谨的论辩,他一句TMD出口,你肯定就绷不住了,他也就得逞了,与其跟一个以骂人为乐的人辩驳,不如省点口水去干其他事儿吧,费心费口舌。
而对于那些内心没有恶意,只是想迫切表达自己观点的人,最好的办法是分场合、分关系跟他们说,因为他们脸皮薄。他们只是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不同的人思考的宽度和深度都不同,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纰漏,那么为了维护他们面子上过得去,就会在别人提出质疑的时候拼命将问题的答案囊括进他的观点里,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没有错的。对于这类人,就需要分人分场合去对待:如果这是领导,怎么做不用多说;如果这是刚认识的朋友,说话就得需要分寸,因为他们脸皮比较薄,尤其不能当着别人的面驳了他,从心理层面上说,催生这种心理的因素有很多,也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说话习惯,所以让他改变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如果你认为这是值得深交的朋友,可以私下里婉转的跟他说,给他时间慢慢改变。
我们的社会早已经不再崇尚什么“八股思想”,变化和沿革时刻都在发生,人们渴望自己的想法得到伸张,也渴望得到认同。但是也需要用恰当的方式方法。我们已经立于民族之林,但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学会对该包容的人包容,是一种历练,也是一种成长。“包容既是一种生活艺术,也是一种处世智慧,包容之人,是真正的慧人智士。”我们不可能让其他人说话做事都顺遂心意,但我们可以寻找适合自己的人为伴。观之,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