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

让大人或小孩渴望做一件事,只需使做事的机会难以获得即可。

去泰国的飞机上看完了这本书——小学一年级伊始,周老师就安利我们一定要看看这本书,但是原谅我当初太年轻,根本不理解为什么要看这么幼稚的名字的书——一开始仅仅出于装逼目的的我,随着故事推进发现还真的蛮好看的,回国后立马补完了电影。

电影里的小镇风光满足了我对上个世纪初美国小镇的所有兴致——恬适怡人的空气中满是成串的喧阗。如果从论文的角度分析,多半还要涉及工业革命冲击下,村镇手工业变革对当时人类心态的影响,但是我又不写论文,我只需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小镇我很喜欢也就足够了。P.S.电影里的哈克不知道为什么,穿着那件和他身材完全不匹配的衣服的样子特别萌。

一个重大的文化差异现象——我无法理解死猫、死老鼠、脱落的牙齿这类物品为什么可以成为小孩子们相互炫耀的玩具,一群人为什么可以嚼一块口香糖——在一些欧美的讲述上个世纪初的电影里也经常看到这个桥段,看得时候一脸懵逼,感觉好恶心。——好吧,亦或者不得不承认我已经老了,无法再通过孩童的目光来观察世界。

马克吐温本人是讨厌印第安人的,所以《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唯一的反面角色也便成了印第安人,不过在看了小说和电影以后,感受到马克吐温着力刻画了乔贪婪、残暴的个性,但是偏偏这一切根源是因为镇上的白人制造了印第安人摆脱不了的窘境,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所以我困惑了,马克吐温是力图通过这个故事来控诉白人遏制不住的种族歧视呢?还是单纯讨厌印第安人?——关于凶杀一节开了一个脑洞:乔倘若同时杀了波特和医生再将他们一起埋进坟墓中,那么小镇上顶多出现一起失踪案,乔不是更加安全吗?

同时马克吐温应该是很懂初中这个年龄段的小男孩懵懵懂懂对异性的小心思,整本书也花了很大的笔墨描述了汤姆如何通过各种方式吸引贝琪的注意力的内容,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汤姆运用了多种心理学技巧,成功引起了贝齐的注意。这些内容越看越觉得——哎呦喂,我们初中的时候好多男生喜欢哪个女生也用的都是这些套路啊:故意惹怒女生,故意制造很大的阵仗来将大家的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等等,其实严格来说一切的行为最终还是只有一个目的——谁与谁坐他又爱著她!

汤姆和哈克想要逃避大人们条条框框的扰攘,选择将自己换身成为一个海盗,扬帆远航。记得在初中的时候我也不止一次和阿翔说:我想做一个海盗!——当是只觉得海盗之于自由是不可须臾或缺的,只有海盗对生活这类琐屑小事才能满不在乎。而我受勋爵影响,想着要做海盗还不能做其他海盗,一定要做北欧海盗,只有北欧海盗才能让浩瀚大海静卧在脚下岑寂入眠。——汤姆忽悠其他小朋友过来粉刷围栏的章节,让我回忆起了很早以前看的很喜欢的一部美国动画片《大草原上的小老鼠》,记得里面也有一集是奥斯古忽悠了其他的小动物来帮他粉刷墙壁,于是还特别去百度了一下,竟然发现这个《大草原上的小老鼠》剧本是原创的,那么我已经在合理揣度是不是也是谁借鉴了谁的呢?

最后的最后,汤姆还是变成了一个循规蹈矩的大人,一个他原来自己都比较反感的人,但是我关心当然不是这个,而是,我也想找到宝藏,然后暴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制作简介 马克吐温的名作。其实文本和图片素材我早就准备了,但是一直没空做,这段时间又获取了多个印刷版本做参考,做了...
    hyx108阅读 1,005评论 1 1
  • 【作者简介】 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原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年轻的马克·吐温特别喜欢莎...
    芳语文阅读 5,266评论 2 5
  • 1. 偷吃果酱的汤姆,被波莉姨妈抓个正着。“我训斥你多少遍了,再偷吃我的果酱,我就扒了你的皮,把鞭子拿来。”‌‌鞭...
    熊孩子丹阅读 2,140评论 0 0
  • 这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长篇小说.小说以美国密西西比河上的圣比得堡镇为背景,描写少年汤姆`索亚和他的顽皮少年哈...
    猫小哚阅读 3,298评论 0 0
  • 我一直很抗拒染发、烫发那些化学药水。前两天去剪了个头发,我问发型师,头发黄有什么发水可以黑头发,想从本质上...
    重花阅读 61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