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曾说,如果一个人有目标,则总能找到通向目标的路径。
莎士比亚的这句话总体上说是对的,但还需要进一步细化。
人做事是有目标感的。没有目标,便不会主动向目标迈进。对于一个有价值追求的人,目标定得如何,今后的人生价值也就趋向如何。
要达成目标,目标是否定得精准可行也很重要,否则就会劳而无功,无可奈何。
有的人的人生目标定的服务当地,有的定的服务全国,有的定的服务人类,有的定的关心地球,有的定的关心宇宙。
有了目标,还不一定能达成。有的能达到,有的不能达到,有的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还不能达到。比如宪政的目标,一些科研项目的目标,一些艺术创作的目标,一些创业的目标,等等。
这不仅有路径的问题,还有逻辑起点的问题。
比如宪政的目标,这本来是一个应然的问题,但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由于一些既得利益者要维护特权,由于一些人曾经犯下罪错,必然会全力阻碍。在这种情况下,追求宪政的人士从什么地方出发,逻辑起点是什么,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值得不断思考。以我的分析,以下几个逻辑起点是必须的: 一、从内心认可宪政的理念;二、经济上独立;三、能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壮大经济实力;四、有持续的力量支持受到不公正对待的人;五、能对受迫害者提供持续的帮助。
再以创业为例,创业的逻辑起点有: 一、找准社会需求;二、有核心竞争力;三、有创业团队;四、能整合一定的资源;五、能创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等。
要达成目标,除了找到逻辑起点以外,找准做事的角度与步骤也很重要。角度也就是做事的切入点,找准了切入点,问题就会应刃而解,而没有找准就有可能无从入手。另外,步骤也很重要,就像下棋,步骤下得好,就有可能赢,步骤没下好,就有可能满盘皆输。
在现实中,经常遇到事情做到一定的进度突然跨掉的情形,这是一种让人欲哭无泪的局面,究其原因,除了遭受外部打击的原因以外,内在的原因主要是逻辑起点不牢靠,做事的过程中存在不合逻辑的地方。
如果目标是合理的,要达成目标,一定要充分考虑各种外部因素,并且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逻辑!合乎逻辑做法有利于达成目标,而违背逻辑的做法则必然导致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