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起勇敢
秋天的雨,带着些许伤感,忧郁,又有冲向冬的力量和坚定。
雨下了一天,稀稀疏疏,一会颗粒大,一会细细的密密的。想看清楚它,你需要看地面积水落下雨滴形成的小圈有多大多深,当然,淋着雨和打着伞身处其中更能感觉到大小,从楼上向外看的话,借助稠密的树叶,更能看清雨的大小速度和密集度。
夏季热热闹闹的过去,秋季淡淡凉凉的到来。我害怕冷,雨天降温,我早早穿上了加绒的皮鞋。怕冷是一辈子的体质。
今年买了写书,读了些,有些被搁置,当 拿起想读的时候,好像周围的事便像潮水涌来,书便再次被收起。
长久未读,灵魂就开始觉得空虚,对于充实忙碌的人,我这算是闲的了,矫情。
我只记录我,不需要与谁辩驳,不喜欢用力,对人,对事,都是。只想按自己的节奏轻松寡淡的继续。
读书,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喜欢捧起它,内心的安宁,与世无争,仿佛只有自己,自己就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从故事里出来,没有总结我的收获,名言名句,只觉得内心旅行的快乐。读书的人应该不偏执,可是很难说,你见过很多人在小说里的纠结,痛苦,快乐幸福,内心的起伏,三观的不同,可是这些恰好有无形中在形成自己的三观,自己怎么会不偏执。
幸好,自己的偏执,对他人没有任何伤害,谁都有自己的见解,想通很好,相悖也无妨。
曾经被学校的考试,弄得现在都会做梦,题没做完,到了该交卷的时候,偏偏自己不是学霸,出不了奇迹。
步入社会,能够读自己喜欢的书,不需要交卷,回答从中学到什么道理,分析作者心理。对读书也更加喜欢。
一直有一个习惯,哪怕没有看书,也喜欢背在包里,好像这样它就在我心里,给我踏实感,看来自己的救命稻草,就是书。
书,对于捧着它的人,怀揣的初心不同,各自的造诣不同,所以读书人千千万万,获得的也千千万……
其实就是,在某个午后,阳光撒进房间,你拿起一本书,静静地看着,无关世俗,就是内心的自然流淌,支配自己的行为。
写雨的文章很多,从古至今,人们的感情思索,都寄给雨很多文字和美好。
大自然安静沉稳的看着生命的轮回。我们的身心,应该属于大自然。给予的风霜雨雪,任何,都是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