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心行者言

文/细嗅蔷薇88

孙行者,行者孙,不畏前险,畅游无疆!作者在刻画人物的同时,其实也经历了一次“心的旅行”。相比前者,“心行者”体任自然,畅享寰宇,是为“大乘者”。

“心行者”最自由。心之所想,行之所致,不违天地,顺乎常理,不拘泥于物欲,不负累于虚名,实在是世人中最快意者。

王徽之,“书圣”王羲之第三子,居住山阴时,一夜大雪刚过,亮出一轮明月,皎洁无暇,清美得很。徽之勃然兴起,举杯畅饮,吟诗作歌,忽然想起戴逵。马上叫仆人撑舟,连夜造访。黎明时分,船到剡溪,徽之却要回去。仆人疑问,徽之说:“乘兴而行,兴尽而反…”

自由,不过是道选择题。人们总是为自己的“不能”找很多借口,“心”走到了,有什么放不下呢?开始“心”的旅行,畅享自由,乐在途中矣!

“心行者”最乐观。心态平和,始终保有那份朝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思故我在。

安于现状,乐享其成,不攀比,不争抢,不羡慕嫉妒恨,这当是小乐观。不足取。纵然天资聪颖,中止“心”的修行,最后必然江郎才尽!

大乐观者,勤思上进,多虑善感,悲天悯人,胸怀大爱,志存高远。叱咤乎如鲁提辖,多知则胜诸葛孔明!“心行者”当取大乐观。

“心行者”最理想。胸怀山岳,腹藏江河,思虑纵横,一挥立就岳阳名篇。

“心行者”能恪守勤道,所以,庄子虽身居草庵,而笔下汪洋滋肆;诸葛孔明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康德被冠以“哥尼斯堡老人”,仍不失成为西方哲学一代宗师。

要让“人”真正葆育那份天性,成为宇宙中最优雅、最完美的生物,就不要随意修正自己的理想,更不要放松对“心”的修行。

“心行者”最自然。放飞心灵,体任自然,了然自己不过是自然的一分子,才不致迷失自我。

“心”的修行,离不开自然。所以朱熹说“格物致知”,而王守仁所言“心外无物”也多被片面理解。再若五柳先生的释然、竹林七贤的豁达,自是“心行者”的先驱。

被生活压抑得久了,你也不妨效法阮籍的“穷途之哭”。

“心行者”最博爱。博爱,总能释放无限的行动力,让生命充满活力。

“得民心者,得天下”是古老中国的政治智慧。“心行者”的智慧在于“能博爱者,享人生”。正所谓“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别有洞天!

心理学上讲究,一个人开心的时候,看苍蝇都是双眼皮的。常用乐观的心态,去赏识身边的每一件事物,你总会怡然自得、安享快乐。

“心行者”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们稍有得意,就会忘却的态度。当我们重新把她捡起,加以坚持,她就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洛桑陀美上师:《和谐中的智慧》—【正行的佛弟子要维护道场的清净、团结】 今生有这个累世的因缘拜了上师、进入佛门,要...
    祥云_17ec阅读 4,099评论 0 0
  • 文/秦溯之 浮来山下风云久,田甸园中景色新。 石磨三千砌雅韵,香荷百亩惜清晨。 紫藤长袖迎宾舞,青枣繁枝对寺邻。 ...
    秦溯之阅读 2,778评论 0 7
  • 文|金所炫阿yb 我总是想把这些不可名状的孤独 和绝望写下来 期待有人能在风花...
    与冰冰阅读 1,657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