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记得在哪看到过这么一个故事,大概情节是这样的。一个妈妈给她女儿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女儿不想去上,对她妈妈说:“妈妈,你可以给我三个去补习班的理由吗?”妈妈突然不知所措,和女儿说:“宝贝,你给妈妈一点时间,明天我告诉你理由。”那一夜妈妈认真想了3个理由,第二天早上告诉了女儿,女儿说:“我觉得挺有道理的,好,那我去上。”或许这段交流有点理想主义,但我喜欢这个母亲和这个女儿。
我有同学和我说,她父母总是让他做这做那,让她考研考公等等,我和她说,我从不听父母的话,因为他们告诉我的总是结论,或许我会努力地去听她们的理由,而我见到的往往要么是没有理由,要么理由过于传统,所以我会听她们理由,并经判断后做出我自己的选择,而从不听她们所谓“为我好”的结论。
我想再把逻辑推进一步,深度聊聊我对父母所说的话的看法。完整逻辑的形成,不是只有理由和结论,还有一个影响我们判断的关键因素之一,即假设。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其背后往往藏有潜在的假设,如果不能清楚识别假设,将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判断。父母的话往往是基于过去他生活的经验,即通过过去来推测和判断现在,这在以前或许可行,但如今社会日新月异,时代的更迭越来越快,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培养一个适合未来的人,所以我觉得教育应该站在将来看今天,这和父母的假设是完全相悖的。而且父母对孩子的很多态度其实是他们不安全感的投射,进而把他的期望全部放到了孩子的身上,以维护他们内心的安全感。这就导致了父母不断地给我们加压,不断地干预我们的人生,或许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结果真的不见得就好。
只有你自己才能成为你的灯塔
我觉得我们应该有着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毕竟这是我们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