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在一笑春风群听时光流淌友友课程分享。
时光友友不仅人美,声音也是甜,普通话一流,太好听啦!两个字形容一完美!
以下分享精华部分给予各位友友:
人物的内核是人格,是人的心理,那么心理学知识在小说的创作中应该会起到一个赋能的作用。这也给了我动力和信心去梳理和分享一点心理学的知识,来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些心理学知识在小说人物创作中的应用。
一、人是予盾的
我觉得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对于我们的意义在于,他让我们了解每一个人他都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他具有非常现实的、渴望被即刻满足的原始欲望,或者说本能。
动物性也有超越自我,牺牲自我的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就是为什么人家会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一念天使,一念魔鬼。
所以我们在理解人性的多面性以后。如果再去塑造小说人物,就不会去塑造一个绝对好或者绝对坏的单面人。
对于我们来说,了解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的研究,可以让我们在小说创作时通过梦境的描写,通过人物行为的描写,去表达人物内心隐秘的思想和情感。
打个比方啊,假如我们要去写的一个人,他在工作中处处受挫,他很不喜欢他的工作,但又不得不去赚钱养家,他的内心就会特别排斥职场。那他可能就会有一些行为,比如说他老是忘记带钥匙,他老是闹钟出问题,不能把他吵醒,那这些人物,这些行为呢,都表达了他本人对工作的潜意识里面的抗拒,那以此类推。我们是可以通过小说人物的一些行为去表达他潜在的一些内在需求和内在矛盾。
二,老年人特点与心理
在埃里克森的研究当中,有一个比较核心的观点就是随着体力和心力的逐渐衰老,包括健康的每况愈下,老年人在与病痛共处的同时会有深深的无力感。又因为他们会慢慢的退出社会生产活动,价值感也会逐步流失,这个时候其实对于年年长者来说,他需要去做心理的调整,接受现实,接纳自我。如果这一阶段人格完善成功的话,就会获得超然的态度去对待生活中的死亡和生活。
生活中的一系列的变化,它会成为人生中的智者。相反,如果说没有发展成功,就可能会有一种绝望的心理[流泪],然后在绝望中扭曲[流泪],变得自私、偏执,不可理喻的。
三,最后要去分享的一个心理防御机制是退行。
退行是指一个人他在碰到重大的挫折时,他会采取一些幼稚的、早期出现过的行为方式来对对抗现实的困境。
比如说有的人,他在特别痛苦的时候,他会躺在床上或者地上,然后整个身体都蜷缩起来,就好像他已经回到了妈妈的子宫里,那种安全的状态。
这就是一种退行的表现。还有,我们经常会通过自媒体或者新闻看到有一些家长,当他的孩子出现事故以后,他会坐在地上嚎啕大哭,甚至边哭边打滚[流泪]。那这种行为,其实我们一般会在三三岁左右的小孩子身上才会看到,那一个家长,一个成年人,他出现这样的行为,就是一种退行的表现。
所以当我们基于心理学知识的了解。去描写这样的场景的时候,就可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然后呢,再用我们的笔端把它刻画和表达出来,这样就会让我们的作品能够更加引起读者的共鸣。
感谢时光流淌友友的美好分享,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