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芳谱(五十九章)

赵懿寒在语言上有着极高的天赋,她通晓中国境内的粤语、吴语、川话等,在外则会古希腊语、古波斯语,还有日本的雅言。

她似乎专门为语言而生,学来得心应手,毫无阻碍。

很多学生都羡慕她的天赋,上天赏饭吃。

赵懿寒可不单单对语言学很有研究,对于各种乐器的摆弄,也已经登堂入室。

她会很多种乐器,古琴、琵琶、鼓、钢琴等,都广泛涉猎。能在差异中找出相通之处,通过自行构建的脉络体系,逐日完善,填补空白。

在众多的乐曲中,赵懿寒最喜欢的是吹笛子。

那悠扬的笛声,总是让赵懿寒想起西域的玉门关,在和煦的阳光下,充满了历史的沧桑和忧伤。

当同龄人还在沉迷于自己的世界时,她就已经开始学习吹笛子了。

起初,教她吹笛子的是她的父母。后来父母忙于工作,便将推荐给当地的一位音乐老师。

赵懿寒学习刻苦,每天吹得腮帮子疼,依旧勤于练习,不加中断。

是以,到了六岁的时候,已经是名动一方的神童了。

在随后的日子,老师换了又换,舞台大了又大。很快成为年轻一代中的翘楚。

她天赋斐然,一日千里。

到了十三岁那年,她已经拿着自己心爱的小提琴,登上省级的演奏大厅

赵懿寒至今都记得那天的情景,兴奋得睡不着觉,激动得一夜没有合眼。

她感觉有一扇门正在缓缓打开。

在门的后面,是一个更为宽广的舞台。

赵懿寒从小便是一个好奇心很重的孩子

这个倒是与旁的孩子没什么不同。

赵懿寒的父亲是一名初中老师,教学质量很高,从教二十余年来,已经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了。

对孩子很有耐心,往往有问必答。

大家都很惊诧于他的博学和记忆,往往能将原文一字不漏地背出来。

他背后下了多少苦功夫,又流了多少血汗,无人说得出来。

父亲的呵护下,赵懿寒好奇心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消磨,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强烈。

钻研得越深,越是感觉这个世界的缤纷,不明白的地方也越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