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處:得到專欄 自我發展心理學13 對世界的應該思維:為什麼我總看不清現實
- 應該思維分為兩種,一種是世界和他人的應該思維;一種是對我們自已的應該思維。
- 幾乎所有的消極情緒背後,都有應該思維的影子。越是發不下這種"應該",就越處理不好現實。
- 例子 - 1 覺得所有的同事都應該對他好,覺得所有的人都應喜歡他;2, 覺得即然同事不尊重我,我就應該超過他。只有超過他,我才能獲得內心的平靜。
-願望跟應該思維有一個最根本的區別,就是能不能容忍現實跟我們的願望不一致。我們希望孩子乖巧聽話懂事,這是我們的願望。可孩子就有他這個年齡常有拖拉,這是事實。還有一個重要的區別,當我們想做一件事的時候,我們是願望的主人,我們支配著我們的願望。 - 事實是不會跟你討價還價的,你也戰勝不了事實。就算你想要改變事實,那只能在承認事實的基礎上想辦法。
- 區分願望和現實,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也是走出應該思維的關鍵。
- 做為一個成年人,你得接受,這個世界不是圍繞著你來設計的,宇宙根本不理會你的喜怒哀樂,世界有時候就是有很多不公平,人生就是有很多苦難和不如意。
- 你盯著現實與"應該"的裂痕,沉浸在對這個世界的失望當中,就沒有辦法多看一眼這個世界中美好的東西。這就是應該思維對自我發展的防礙。
自我發展#13 - 對世界和他人的應該思維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