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将“旅行”和“旅游”两个概念混淆。其实“旅行”和“旅游”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旅行”是行走或者说修行的过程。要用心去看,只有当你用心,你才会发现自己学习和悟到了非常多的道理。我相信通过更好地用心看世界,能够更好地感受万事万物。
而提到“旅游”很多人都是走马观花,左顾右盼,并没有很多时间可以好好欣赏当地的人文风情。旅游最后收获的往往是“我到此一游”。其实也就是晒晒照片,发发朋友圈,证明自己存在过。
其实,在旅行过程中,有几个点是特别需要我们注意的:
(1)和谁一起旅行很重要
和谁一起去旅行非常重要。在旅行的过程中,如果有一拨志同道合的伙伴在一起,你在过程中看到和听到的东西是会产生很多碰撞的。你所说的一个点,可以让我学习到更多另外的点。找到同频的朋友是一个非常棒的体验。
(2)不耻下问
我之前参加了台湾文案天后李欣频的旅行团,团里的很多朋友都以为我和欣频老师关系特别好。因为在旅行过程中,欣频老师和我一直保持相互交流。他们觉得我所收获的东西就会比他们多太多。其实我和欣频老师之前并不熟,但我希望自己在这次旅程中,无论欣频老师走到哪儿,她都能360度,无时无刻都看到我。因此,欣频老师总是发现我在她身边,她感受到的事物就会及时和我分享。
所以,有时学习靠的是勇气,是争取过来的。我相信这种精神就叫做不耻下问。未来你们也会有机会和榜样一起踏上旅程,我们要拿出不耻下问的这种精神,尽可能地和他们交流互动,得到更多的启示和收获。
(3)学会迅速调频
很多人旅行都会水土不服、晕车、晕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因为自己身上的频率没有跟上这个城市的频率。把自身频率迅速切换到当地的频率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①呼吸转换频率:
《你来自哪颗母星》,里面提到过如何通过呼吸,来吸收宇宙的能量。方法就是:掌握好节奏,一呼一吸,一吸一呼,一呼一吸,一吸一呼,这就很容易联结到宇宙的力量。
②音乐转换频率:
比如,如果来到厦门,建议大家可以听听厦门的歌仔戏、南音。当地特色可以很好地反映当地的人文情怀,很好地过渡到当地的频率磁场。
③杂志书籍了解当地文化:
除了杂志书籍,也可以通过百度了解一个地方的气候风貌、历史文化。当你更了解一所城市,你就会更容易融入。
④链接自然的力量:
我每到一个地方会查当地的市花或者市树是什么。我相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会长什么样的植被,开出什么样的花,结出什么样的果,一定跟当地的频率有非常大的关系。当你自己了解市花或市树所传递的概念后,你会更了解当地气候条件,更好去链接当地的频率、频道。
对于晕船晕车的事情,试想象自己是海里一滴水,跟着船体去起伏,或想象自己就是船体的一部分。这时候匹配上晃动的频率,你会发现晕车或晕船症状会有所缓解,甚至消失。
(4)给自己设定主题旅行
主题旅行能够帮你更好地找到提升的答案。比如一次“艺术之旅”、“美学之旅”、“灵性之旅”、“创意之旅”、“想象力启蒙之旅”等等……
如果哪儿都想去,没有主题,最后旅行下来会觉得非常凌乱。如果先确认提升的答案,有主题就可以更好地选择。
比如“艺术之旅”,你可能去博物馆,比如“灵性之旅”,你可能去寺庙,“创意之旅”,你可能会去游乐场,启迪想象力。注意力放在哪里,启示就在哪里。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参加欣频老师的京都艺术之旅,因为我觉得我的审美能力需要提高。很多美的东西摆在我面前,并不是因为它不好,而是看不到它好在哪儿,这点很可怕。所以,我决定要参加欣频老师的京都艺术之旅。我这次带着发现美的内心踏上这次旅程,发现一路上所有给到我的启迪,都是最佳美的启蒙。
接下来分享一下京都艺术之旅几天的行程:
▍第一天:司马辽太郎纪念馆——清水寺——柊家旅馆
① 司马辽太郎纪念馆(安藤忠雄作品)
听到这个名字会感觉很熟悉,他的笔名取自“远不及司马迁之太郎”之意。
纯落地玻璃结构,干净的混凝土水泥,就可以联想到安藤忠雄先生的作品,非常漂亮。博物馆内部,360度围绕着你的图书。在这样的空间里,会有一场非常棒的文字浴为你洗礼。
当你到达一个景点时,你一定要学会“把旅行当作一场电影,迅速找到自己在不同场景里所要扮演的角色。”
试想,我们今天要在这里拍一部电影,那么主角会是谁呢?一定是作家司马辽太郎先生。所以,现在把自己切换成作家身份,用作家的视觉看博物馆。首先,我会通过观察司马先生书目的类别,培养自己看书的广度和深度。其次,如果我能够给自己创造一个作品的话,那是一个多么美妙的感受。原来自己的体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创造自己的写作空间,重铸自己的养分系统。
② 清水寺
寺庙的结构采用大红色,让整体视觉非常饱满。清水寺延绵的山脉,山顶的弧度就像被修剪过一样整齐利落。日本人为了达到这一点,特意挑选一些植物种类,再通过飞机播种。从这点细节上,可以看出日本人对整体大格局的美学把握度非常高,同时,能整齐到这样一个弧度,有如神助。
③ 柊家旅馆
拥有两百年古老历史的和式旅馆。方形结构,有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园林的造景。每开一扇窗,所看见的造景无论是季节、色彩搭配都像是一幅山水画。点、线、面都处理得非常整洁、大方。
我们离开柊家旅馆时,服务的妇女会站成一排,挥手、鞠躬、致谢,直到看不见我们的车子,才会停下来。佟家旅馆在门口牌子上写着:宾至如归。你会发现我们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但是在京都他们却将“宾至如归”发挥得淋漓尽致。日本人认为我们作为他们的客人,能够住到他们的酒店,是一种珍贵的缘分。当你离开的时候,他会送上最诚挚的谢意与祝福。
佟家旅馆,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是一个很有温度的酒店。不仅是设施的温度,更多的是人带来的温度。
④ 料理文化
先给大家打一个预防针,在米其林餐厅吃饭,不一定要有多好吃,重要的是注意到食物的摆盘和配色。正好提到刚才所讲,每到达一个地方,就要当作一部电影来看。如果,今晚要导演一场料理电影的话,主角一定是厨师。若我们切换成厨师的身份,就会想如何搭配食材、搭配碗碟,给客人制作一餐最精美的料理?这是关于美的训练,想象力的训练。
⑤ 艺妓文化
日本女孩以考上艺妓为荣,因为艺妓有严格等级之分。只有等级较高的艺妓嘴唇可以全部涂红,头戴假发。等级较低的艺妓只能画半唇,不可以戴假发。我们也可以看到衣服上面有漂亮的图腾,各有不同,这是为了老板容易辨认各家艺妓。在辛苦的表演之后,若是在后台睡着,可以将他们安全送回馆里。艺妓的服装世代传承,一套服装大概价值200万。
推荐电影:章子怡电影作品《艺妓回忆录》
▍第二天:Miho美术馆——三十三间堂——岚山星野
① Miho美术馆(贝聿铭设计作品)
Miho美术馆是必去景点,是一位日本女明星在年迈时捐赠的美术馆,她把毕生的收藏都放入美术馆里。展品不多,但是设计非常棒。所以,当我们看见这样钢制结构的作品,就知道是贝律铭先生的设计。同时,在苏州也有他的作品,私人博物馆的园林。
日本人对于美学的追求,在Miho美术馆里就可以找到。这棵迎客松是与自然结合最协调、最美的树。两棵树之间分叉的弧度,在黄昏日落时,刚好可以落在两棵树之间。这是注重与自然、天时地利结合所呈现非常完美的一幅画面。这能够看到日本人对于美学的执着,对极致的追求。在各个方面花尽心思,达到如诗如画的美。
美术馆创意来自中国的桃花源记。到达美术馆的时候要经过虫洞,虫洞运用了光学作用,自然界采光,在不同时节、不同时间,因为阳光光线的不同、植被的不同,它所反射到虫洞中的颜色就完全不同。樱花季,我们可以看见粉色的虫洞。我去的季节是春天,所以是绿色虫洞。不同路段不同颜色的光,走到尽头,一片桃花源引入眼帘。日本人重自然,敬畏自然。
小提示:去Miho 美术馆之前,一定要在网上先预约。日本所有的美术馆会控制人数,让每一个人的体验感都是最棒的。
② 自然农法(午餐)
施肥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农药,让植物自然地成长。视频中自然方式培育的苹果不会腐烂,只是渐渐萎缩。枯萎之后的苹果干,两三年仍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比如,我们在夏柑橘等季节,就会发现好多地方都用夏柑橘做甜点。日本人注重时节,吃当季食物。这里没有菜单,老板在市场上买到什么算什么。有时候没有规则往往给到我们更多的惊喜,享受自然回馈给我们的这种爱。
③ 重生文化
相机与汽车都不是日本人发明的,而是通过创新改良让产品重生。他们用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去创造。
④三十三间堂
这里供奉着1001座千手观音,曾经是一位将军的住所,外面铺满了细砂石,若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听得清楚,以保障将军的安全。1001座千手观音,每一座身形、服装、道具、相貌各异,每一尊都有自己的特质。
正如每一个人都不同,关键要怎么活出自己。在这里,我们可以与神互换角色:当你听见诉说、祈祷时你会怎样想?当你听见有人向你来祈求身心健康,你自然会让他注重饮食、多运动。你才发现:一切神明其实活在自己心里。你才是自己的神。不要把事情都拖在他人身上,只有自己行动了,自己才能帮得了自己。
⑤岚山星野酒店
这个酒店只能划船进入,船夫爷爷会划着小船带我们去酒店。酒店没有Wi-Fi,就是希望你能放下手机,感受自然力量之美。在欣赏过程中,欣频老师启发我们“关于色彩的觉知训练”。
比如,看到这幅图,列举出你们看到的一百个黄色,透过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如果你只是用你眼睛看的话,则非常有限。你需要用心去看,打开所有感官:看、闻、触、听。比如,你会感受风吹着树叶沙沙的黄色,这时你会发现这世界有无穷无尽的颜色映入眼帘。
▍第三天:龙安寺——金阁寺——流水拉面——竹林散步
① 龙安寺
这里有十四块石头,你会发现,无论站在哪个角度,都没有办法把它们拍到一张图片里。这给我“禅意”的启发:眼睛所看到的东西都是极其有限的。你要学会接受看不全的事实,看透了,放下了。不去细数自己看到了多少,而是试着去感受那些看不到的部分,这样的旅行才有意义。
② 金阁寺
为什么它会成为世界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座金色的寺庙在阳关下散发出来闪闪发光的感觉,美轮美奂。金阁寺有三层,每一层都代表不同的建筑风格。第一层是贵族风格,第二层是武士风格,第三层是唐代的一个飞檐走壁的风格。完全不同的风格,放在一起却很和谐,这是一种跨界创意之美。
游览历史古迹的小秘诀:行前利用闲碎的时间请教“度娘”,先了解历史背景故事,才能看懂历史所要传达给你的概念。比如,金阁寺是足利义满将军(即动画《聪明的一休》中利将军的原型)的住所。金阁寺上的金凤凰就是这位日本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证据。
如果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想一想同一时期的中国,宁王朱棣在靖难途中,奄奄一息的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正在遭受波斯人的侵扰,而这个波斯人又刚好食被我们汉族打跑的突厥后裔。历史风云变幻,而那只金凤凰历经几百年依然屹立,你会觉得当时哪怕是一阵风吹过都是一种莫大的恩赐。所以建议大家到一个景点前,可以先去了解一个历史,才会有更好的感悟。
不过,很遗憾的是当时的金阁寺已经不复存在,现在只是重新修复后的样子。这个景点,当时被一个小和尚一把火烧掉了,因为他觉得美的东西,只有消失了才能永远活在人的心里。这里也传递了日本人的美学观:死亡是美的事情,让最美时刻停留。日本的国花樱花在最美的时候就会凋零,也包含这种寓意。死亡往往是最美的那个时刻。
推荐书籍: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③流水拉面
在竹节里,溪流伴着面条缓缓而下,大家就像打游戏一样噌噌夹面。启示:创意源于生活,游戏人生。创意源于生活,我们怎样让游戏服务于创造力和想象力?就像流水拉面把游戏化的情节运用到餐饮文化里。不要陷入游戏娱乐化的本身,让游戏服务于我们的想象与创意。当我们想象自己是游戏的创造者,我们会怎么构筑这些人和情景,游戏的通关规则。你会发现游戏就是从无到有创造出来的东西。如同构造电影,一切都是最棒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训练。
③竹林散步
为什么要在竹林里散步?因为你会发现竹林里的墓葬文化,日本人并不忌讳人们在墓园里走来走去,甚至还有人坐下来聊天。日本人生死观: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竹林里有很多乌鸦,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在日本、欧洲乌鸦代表的是吉祥之鸟,而在中国却为不祥之物。换而言之,这意味着:我们选对自己的位置非常重要。
▍第四天:穿着和服散步——淡路梦舞台——本福寺
①穿和服散步
开始时,我非常排斥穿和服,但是欣频老师启发我:艺术和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你穿上和服并不意味着崇洋媚外,不爱祖国。而是你应该了解文化与艺术,更好地融入当地,学习优秀的东西。和服起源是中国唐服,但是和服就和日本人性格一样。
和服打开是方正的布料,所以日本人的性格也是直来直去,而走路时却细腻优雅。旅行是一次后天混血,为什么要穿当地服装?当你去融入当地人血液,你会了解为什么当地人穿这种衣服会优雅,对事情认真执着。文化这些东西都会成为你身体里的一部分,活出不同版本的自己,成为更加丰盛版的自己。
②淡路梦舞台(安藤忠雄设计作品,纪念日本大地震)
这里有很多很多的贝壳,安腾先生当时让日本民众捐了十万个贝壳,铺成水池。每一颗波光粼粼的贝壳都散发出生气,每个贝壳都有它自己的年龄与故事。所以,很多自然取材用在建筑极其精美。联想到我们的家居装饰,其实有的时候不一定非要用买的方式去布置,自然的东西最美。
通往淡路梦舞台的阶梯,每一滴水在到达时都跳跃起来,就像跳舞一样。安藤先生经过严密的测算,让每一滴水的到达可以产生自然的跳跃,才形成这半山腰的水瀑像鱼跃龙门一样,叮叮当当。
③本福寺(安藤忠雄作品:光影构架)
本福寺寺庙建在地下,比较特别。湖面呈圆弧型,在水池上种满了荷花,代表着净化。他希望每一位参观者先净化自己,再敬拜神明。当你沿着楼梯向下走,你以为会伸手不见五指。而安藤先生把寺庙设计成圆形,通过红色柱子反射出满堂红色自然映入眼帘,在光学效果呈现了一个非常棒的设计。寺庙主体的颜色是黑色和红色,整体的轮廓是圆形。这些都传达了佛教中的一些观点:荷花代表“净化”。黑色代表“死亡”,红色代表“重生”,圆形代表“轮回”。安藤先生把光学与宗教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安藤忠雄,是设计师、哲学家、物理学家、神学家,拥有大量的知识体量库。安藤忠雄的作品,体现出建筑与时间的对决:流传百年的设计与自然融合,而不抢自然的戏,才能长久和时间对话,屹立百年而不倒。
推荐书籍:安藤忠雄的自传,曾经是拳击手,从未收购科班教育,热爱建筑,行走世界,经过一波三折最后成为了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大师。
▍第五天:丰岛美术馆
①丰岛美术馆
外观看似宇宙飞船。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阳光、空气、水和你自己。这里很适合冥想,发现原始的自我。
水滴的故事代表人际关系,前行的力量。你仔细看会发现美术馆地面上有很多小水管,一滴一滴的水会渗出到地面。这时候观察自然给出的道理,你启示在哪里,得到的答案就会在哪里。一滴水便是生活中的自己,慢慢与社会融合,随着社会的步伐,最终汇入到海洋,看见一个原始的自我。
对我最大的收获是人际关系学的部分。对于员工离开的不解,在这里找到了答案。原来每个人都是一滴水,汇集到一定力量时,这个团队就会下意识前进。在不断地前进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前进过程中会有一些水滴脱离,也会有一些新水滴的汇入。而这种汇合和脱离,才能产生前行的力量,推动你的团队,最终汇入到海洋。人际关系上,自然会有人加入,自然会有人离开,没有必要为此困惑。
②形状各异的岛屿
a.做自己不可替代的岛屿
日本的每座岛屿都不尽相同,每一座岛屿都有它的特色。其实和人也是一样,每一个人就是一座岛屿,关键是找到自己的特质和不可替代性。未来的竞争不是能力有多强,而是你不可替代性有多强。
b.海平面与自我格局
欣频老师还和我分享了一个很棒的自然启示:你要欣赏海平面与自我格局。当你海平面特别低的时候,隐藏的暗礁会暴露出来,大型船只就无法从你的海平面上驶过。唯一的机会是你只有拉高自己的海平面,拉高自己的格局。就好比当你提升了自我格局以后,就会有更多人想要靠近你,你的自我格局也因此会越来越得到提升。
c.大自然不会给人类设限
自己不应该给自己设定框架。我最羡慕生活在海里的鱼,它们比起我们人类自由多了,出国不用签证。在这里的启示就是:不要给自己设限,打破给自己的格局,去认识新的世界。不要像井底之蛙,只能看见有限的天空。
突破限定打开格局认知世界。比如,我们新的孵化团队里的梓聪,谈判的时候谈了很久,很多事情还是无法落地。当他来求助我的时候,我发现他习惯在谈判前给自己设定边框。谈判合作的时候,更多时候要去考虑你能为对方带来什么价值,别人能为你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当彼此间的价值可以彼此服务,才能成功。而你自己事先设定好框架后,很难谈成什么。通过这个事情,不要觉得这个事情我不行,那个事情我不会,而是通过自己大胆地尝试,获得不同的体验。
③放掉身段和框架三不原则:不比较、不批评、不量化
a.不量化
之前琦琦在英国旅行中看中一座女神雕像,大概需要600块。这个雕像的形象给人一种勇气,她很喜欢。但是受我影响,觉得东西要物美价廉。当量化了价格,就很纠结。欣频老师就启发她说:不要去比较和量化一件事物。或许将来有一天,当你遇到困难或者失去勇气的时候,再看到这件物品时,你能够看到当下它带给你的这一份力量和勇气,这个事物就是无价的。
b.不比较
和以前看到的东西作对比会束缚自己,不要把自己固化在原来的框架里面,给自己更换一个全新的系统。
c.不评判
在飞机上遇见一位大姐,同学会时对于炫耀自我的同学,轻易下了评判。过了两年,大姐的评判造成了两家人的不幸。评判别人可能会对别人产生伤害。我们要做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和旁观者,不评判别人。
▍第六天:直岛——星云——螃蟹餐厅
①直岛
岛上有很多点、线、面的作品,单板与石头的对话,很多草间弥生的作品。
草间弥生:她患有精神性视听障碍,经常出现幻听幻觉,她眼中看到的世界全部是星星点点。草间弥生从来不把自己缺点放大,她与自己和解,接纳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把自己的不完美变成自己不可替代的一个特质的时候,从而成为了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我相信一切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关键是我们如何对待它。
②安藤忠雄的小宇宙(basis house):星云
星云是在山顶上一个椭圆形的建筑,一共有11间房,每一个房间都可以270度看海,非常美。我问欣频老师为什么安藤先生的作品都是椭圆形的?她说椭圆形代表银河,或许,他就是外星人呢?晚上打开灯光,星云就是一个蓝色的小星球,很像外星人的眼睛。我住的一个房间,里面挂着很多星云的作品。
③螃蟹餐厅
无论是墙上的画还是看到的菜单,全部细节都有螃蟹元素。细节决定成败。当你做一件主题化的产品,一定要把全部细节落实到位。主题才会更加完美。希望今天大家听完分享,都让改变从身边开始,学会让外部世界的美唤醒内心深处的人性“美”,让美成为一种习惯,贯穿在生活的每一处细节中。因为美拥有滴水石穿的力量,深入骨髓、不可逆转。
▍第七天:安藤忠雄的教堂四部曲-光之教堂、水之教堂、天空教堂、风之教堂
①光之教堂
用玻璃的构造,构造出十字架的自然光形状。光之教堂最大的特色是,牧师不是高高在上站在舞台上。安藤想要传达的概念是:牧师和每一位受众都是平等的。这些源于一个安藤忠雄始终坚持的理念:众生平等。
②天空教堂-神思者
推荐歌曲:神思者(S.E.N.S.) -Little Miracles
在天空教堂,我们30个人中有27个都流下了眼泪。没结婚的特别推荐神思者作为婚礼音乐。这个教堂在酒店的楼顶上,可以看见蔚蓝色的天空。爱情的神圣与纯净,在这个作品下展现得一览无余。建筑设计的三角形的模式,在我看来就像两个不同的人通过两条不同的线最终相交于一点,共同走向未来。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安藤忠雄的信仰是:宇宙、教堂、佛。我们要有宗教的情感,但可以没有宗教的迷信。我希望每个人都带有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之心,敬畏自然赋予我们的力量。
日本人不是改变环境,而是改变自己。日本的街道上是没有垃圾桶的,他们自己制造的垃圾,要自己带回家,不给别人添麻烦。
日本是一个向内看的民族。他们因为不小心的磕碰、冲突和不满,会首先反省自己、向内看。
日本是一个没有失去根的国家。报道称基督教最难攻克的两个地方,一个是日本,另一个是西藏。日本大多数人信奉佛教和神道教。希望我们也可以看看祖国优秀的文化,先从爱自己的国家开始。
旅行是一场后天混血,和自我强大的过程。旅行的人,出门的时候看地图,回来的时候看镜子,看到自己的不同与独特。就像到了不同的国家,混了不同版本的自己,你会发现你旅行前后完全不同。通过这次京都美学之旅,我也收获了一次对美的全新认知。因为我发现,我会更用心地看这个世界,透过自然赋予,感受这份美丽。因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自然的爱,会回馈给我们更多更美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