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乎好多东西。我活了那么二十来年,不拥有不追求一些东西,我觉得像是白活。你说呢?生活是不是就是要靠好多物质的填充才能让人觉得满足,生活是不是只是由一些物质的碎片和精神的简单联结构成?我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又应该是怎样一个样子。
我还在念大学。除了宿舍里我的所有,大概就只剩我卧室里和杂物房里的一些物什。没有特别多的地点。除了去年我搬过一次宿舍,此外我并没有搬过家。但大大小小的清扫活动却又好多好多,有些是因为幼稚得实在不能接受,有些是因为受潮或老化而无可奈何的丢弃。这就很难让我了解我到底有多少东西。凭空想象并没有用,我永远不能弄清楚我到底喜欢过拥有过多少物件。我决定花一些时间,在生活上下一些功夫。
于是我先回忆一下最近的两次清扫丢弃。
一、远去的童年时代
这次清理在我的大一寒假。主要丢了一些小时候的玩具,比如折纸,积木之类。这些小东西已经没有用了。即使这些以前给我带来好多的快乐。但现在没什么大的意义了。
二、远去的少年情怀
这次清理就在一个周前。原因是受潮。我把这些东西放在抽屉里,受潮好久之后家人才发现,可发现时大都已经烂得发臭了,后面我也是忍着霉烂的酸腐气味在整理。详细可以参看这一条朋友圈。
前者是我主动清理,清理完一身轻松。后者是我被动收拾,心情颇沉重。但是也有一些思考,如果不清理掉,这些东西该去往何地,怎样处置。
这些都还是过去的一些东西,且是有关精神生活的。不是那种实用类的。对于实用性的东西,我会另外再写一些。
再提一提我买的书。前几天我收拾了一些书送给我十一岁的侄女。主要是曹文轩写的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大概有五六本,《野风车》《山羊不吃天堂草》《埋在雪下的小屋》《根鸟》等。私心留下了《青铜葵花》跟《红瓦》。事后我妈念叨了句:哪知道她会不会看呢,现在的小孩子都喜欢手机和游戏。可是又觉得送给她可能是我处理这些书本最好的方法了。还有一些书,买来至今还没有打开过。有一些是被我自己搁置,就懒得看了。还有一些是还没等我有空打开这本书看,我就已经否定掉这本书了。无非是我觉得这本书过分糟了,强行去看无异于精神污染。这一类书可能最后得让我妈妈当废纸卖了。
这几年几乎没再买实体书了。主要还是觉得没那么多让自己有冲动去买的作品了。近期特别想买《大明宫词》,还有一些字帖。
以后大概只会买一些实用的书籍、能收藏一辈子的文学跟艺术作品,或者一些支持性的购买。对过分热爱的作品,还是没有办法不去想要占有。但是人生走到现在,愿意热爱的东西其实是越来越少的。我很能理解自己的变化,毕竟这也算是成长吧。体验过,经历过,即使快乐留在过去,但对于人的塑造意义重大,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