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这个人物呀,他呈现出了泾渭分明的两面,一面是他作为海清天,以天下为己任,大公无私的这一面,这也是他永远铭刻在我们国人心中的一个原因,而另外一面是他作为家庭的一份子,作为一个丈夫,在家庭生活当中的不作为,我们现在从头来捋一捋这个人物。
海瑞三岁丧父,是他孀居的母亲含辛茹苦的把他养大,在那样一个物资极度匮乏的时代,能够想象他们的生活是有多么的艰难。他母亲是一个识文断字的人,性格很刚,可以说是非常的强势,我们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妈妈很强势,家里可能活得非常的艰难,又没有爸爸了,这会造成一个非常失衡的情感寄托。其实我们后来去看海瑞,在对公还是对私这两个面的处事方式上,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追溯到他的整个成长过程,后来海瑞就不负他母亲的期待中举,然后以举人的身份入仕,最开始是在海南做一个教育的工作,有点类似于现在的教育局局长,但是又不完全是,因为它的工作更多的是直接的教学工作,而不是行政工作,后来他被破格提升为淳安县的县令。当时海瑞的一个大领导叫胡宗宪,他是总督,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高官,比海瑞高很多很多级。
胡大人和海瑞之间有两个故事可以讲,第一个是胡大人的儿子胡公子曾经路过淳安,作威作福,表现出了纨绔子弟的特性,海瑞呢直接把这位胡公子给抓了起来,而且把他所有的资产,当时随身带的资产都充公,还飞马报给胡大人说,我不相信这是您儿子,就您这么高风亮节,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儿子呢。还有一件事,是胡宗宪讲给其他人听的,有一天海瑞家发生一件大事,什么事呢,他母亲过大寿,对于海大人这样一个大孝子来说,母亲过寿是一件大事,所以他决定好好庆祝一下,去买了二斤猪肉。海瑞后来又去兴国,江西的兴国做过县令,之后就升到北京做了户部的主事,他在北京两年之后,海瑞做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之一,有一天他安置好家里的人,把他们托付给自己的朋友,然后去棺材店买了棺材,之后给皇帝上了一道奏书,叫治安疏。治安疏被称为中国历史第一疏,他是历史上大臣上奏给皇帝,最振聋发聩的奏书之一,在这个奏书当中,海瑞直指嘉靖皇帝的问题,把朝廷的各种问题都分析了一遍,说这些原因都来源于皇帝本人,说皇帝在位几十年,尸位素餐。嘉靖皇帝看到这个奏书,直接气到把奏书扔到地上,说快把这个人抓起来,别让他跑了,他身边的人说他不会的,他已经买好了棺材。嘉靖皇帝沉默了很久,又把那个奏折拿起来又看了一遍,长叹一口气,刑部的人就上奏章,说把这个人判处死刑,但嘉靖皇帝没有批,他一辈子批了那么多次死刑,但这次他没有批。当时的首辅徐阶也极力的挽救海瑞的性命,这是海瑞跟徐阶之间的第一次交集。
后来嘉靖皇帝驾崩,他的儿子登基,海瑞被释放,海瑞在牢里听说皇帝死了的时候,悲痛欲绝。海瑞出狱之后的人事安排,让内阁和内部都很头疼,这个人显然是一个道德典范,是全民偶像,但同时他又是一个要求非常严格的吹毛求疵的人。我们中国人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查则无徒,海瑞大概就是人至查,之后海瑞经过多次职位变化,到了应天府去做巡抚。海瑞在应天府巡抚的任上,做了非常非常多的事,比如说兴修水利,比如说重审冤假错案,那同时他还推行了两个政策,第一个就是推行一条鞭税法,什么叫一条鞭呢,明朝的税收非常的混乱,有各种各样的名目征收税务,各个地方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他还不是总收总发,比如说这有50个兵需要供养,他不是由朝廷统一发放物资,而是制定了有50户人家去供应,这50个兵士,就它存在很多很多的短线在交叉进行,这中间很容易出现灰色地带,一条鞭法就是把各种各样的税务名目合并在一起,一次搞定大家都方便,也避免了非常多的灰色地带。海瑞推行的第二个政策,是关于土地产权的问题,当时出现了很多土豪土绅,强占老百姓土地的情况,比如说我们前面提到的徐阶徐大人,他的家人号称有于把口人,他们占有的土地有40万亩,也有人说是26万亩,总之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徐阶这个时候已经出局了,他被高拱踢出局,现在是赋闲在家,海瑞直接就把那些关于徐家的诉讼的东西都递交到徐阶手中,并要求他把这些土地归还给老百姓,至少归还一半,徐阶不得已接受了海瑞的这个要求。
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一个曾经贵为首辅的人,他的势力是有多么庞大,并不完全人走茶凉,很快朝廷当中就有人开始弹劾海瑞,主要有两条罪名,第一个是说他不识大体,因为海瑞到这个地方之后,颁布过一个法令,第一是不允许制造和使用奢侈品,而且要节约用纸,就是官府文件用的那个纸,不能用高端的要用抵挡的纸,而且必须是一张纸用完了,才能去领另外一张纸,朝廷当中就有人说他不识大体;第二个是说他在这里沽名钓誉,为了他个人的名声,把这整个局面搞得非常的混乱,为什么呢,我们前面说到了土豪土绅强占老百姓土地的问题,海瑞开了这个口子,他要管这个土地产权的问题,这个事就很复杂,因为不仅仅是强占的,还有一些其实是一种交易行为,比如说这个有钱人家放了高利贷出去,老百姓就把自己的田抵给他,后来没钱还了地只能给人家了,这里面还存在一个富人和穷人之间的也许存在一种剥削,但同时他还有一种情况是老百姓与老百姓之间的,就我们两家其实差距不大,但你跟我借钱,你后来没钱还我了只能把地给我,那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整个市场是没有金融系统的,没有信贷系统的,人跟人之间的这种以易钱或以钱易物,它是一种市场交易行为。海瑞开了这个口子,他要去管这个事,就有各种各样的案子都砸到他这里来了,每天要接3000多个案子,真真假假,情况难辨,他被淹没到了这种纷至沓来的案子当中,这个事就在当地引起了一些混乱,再加上徐大人在朝中的那些势力开始攻击他,其他被触碰到了利益的人开始攻击他,很快海瑞被迫辞官,这一辞就是十五年,一直到了1585年张居正已经死了两年,万历皇帝想起曾经有这样一个人,就把他找到朝廷上来,给了他一个官,让他去南京做官。
海瑞到了这个时候,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可是他的脾气一点都没有改,他又上书说要用严酷的刑法来整治,吏治一个官员贪污八十块钱,就要剥皮食草。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事直接冲击了整个官僚系统,为什么呢,因为明朝的官员的俸禄是非常非常非常低的,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说要创建一个廉洁的政府,一个俭朴的政府,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所以官员的俸禄非常非常的低,不仅仅是低,明朝在金融制度或者是在财政制度上有点乱,她发行了纸币,却没有准备金,这个纸币都兑现不了,老百姓都把这纸币当垃圾,可是这个纸币却发给官员做工资,本来就很微薄的工资,现在更是雪上加霜。后来当然这个纸币被废掉,又变成了银子,但不管怎么样工资都很低的,整个大明朝也不过只有一个海瑞,剩下的那么多人他要生存,他真的能够忍受老母亲过大寿只能买两斤猪肉,平时只吃素菜这样的生活吗,所以80块贯钱就要剥皮食草,这是打击了整个的官僚系统。又有人来弹劾海瑞说这个人啊到了这个任上也没干几件实事,天天搞七搞八的。朝廷的处理结果出来了,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处理结果,一方面说他是典范要留任原职,另外一方面说他是一个迂腐耿直的老顽固。
两年后海瑞死在了南京任上,结束了他堂吉诃德的一生,于公,我们说他是一个孤独的战士,但于私呢,他是一个缺位的丈夫。海瑞的一生有三个妻子两个妾,第一个妻子给他生了两个女儿,后来在他母亲的强烈要求下被休,因为没有生儿子;第二个妻子性格比较刚,会跟老太太互相对着来,半年后就在老太太的要求下被休出门;第三个妻子后来病死了,但这个死亡时间很巧,因为第三个妻子死亡时间跟他另外一个小妾的死亡时间只差了10天,那个小妾是自杀的,所以后来有政敌也曾经就这一点攻击过海瑞,就因为他妻子和这一个小妾都死的不明不白。我们可以说海瑞是一个战士,是一个英雄,但对他的这些女人来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