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处于某种资源的稀缺中,会培养出一种“稀缺头脑模式”,这种模式会让人将注意力“过分地”集中在追逐这些资源上,而忽视了更长远和更有价值的事物。
——哈佛教授穆来纳森 《稀缺》
晚上读到哈佛教授穆来纳森在《稀缺》中说的这样一句话,突然想到身边的一些人,他们为了弥补自己短板,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自己不擅长的上面,从而忽略了培育自己最擅长的地方。等到某一天突然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那些在这方面有天赋的人,因为他们只要稍稍一努力,马上就能超越自己……等醒悟之后,你立刻掉转方向,开始往自己擅长的方面努力,虽然现在在自己擅长的方面已经比一般人优秀得多,但还是偶尔会感慨:如果当时的自己能将更多的时间花在自己擅长的地方,现在的自己应该会更不一般吧……
对于哈佛教授穆来纳森在《稀缺》中所说的这句话,有人举了“穷人思维”现象的例子来解释,他说,对于穷人来说,长期缺少金钱的状况,已经使他们形成了对金钱的“稀缺头脑模式”: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如何挣到更多的钱”上面,而忽视所有需要额外投入、没有短期收益的事情——例如学习和自我投资。
穆来纳森还用“带宽”来描述这种现象——为了满足生活,让自己每天不为温饱所困,已经耗尽了穷人所有的“带宽”,他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思考别的事情。而这又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类似穷人思维现象的例子还有很多,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在于穷人看不到其他的可能性——他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怎样的生活。
这是一个“认知盲区”,也是需要我们去避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