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和朋友不一样,朋友是选择来的,兄弟则是天生的。朋友可以绝交,兄弟不可疏离。所以朋友和兄弟,相处之道不一样。朋友尚义,兄弟尚恩;朋友以义和,兄弟以恩合。
朋友是性格追求都相近,所以在一起。兄弟则可能和你性格追求都不一样,你非要跟他切切偲偲,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就会影响兄弟感情。而且那也不是你的责任,或者你以为是你的责任,但这责任你也负不了。
所以对兄弟是“怡怡如也”,以和悦为主,和睦相处。
孟子说得更彻底,不仅兄弟之间不要相互要求,连父亲也不要去要求儿子!
孟子说:“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意思是,古代的人易子而教,你给我的儿子当教父,我给你的儿子当教父。
为什么不亲自教自己的儿子呢?因为我如果去要求自己的儿子,他一时做不到,我就会动怒,动怒就会伤感情,伤感情就父子离心,没有什么比这更不祥的了。
“不祥莫大焉!”孟子的话,振聋发聩。
今天有了现代心理学,我们懂得了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伤害,懂得了童年阴影会给人带来一生无法摆脱的痛苦。
我们再展开一下,兄弟之间不责善,父子之间不责善,那夫妻之间呢?
夫妻之间更不能责善,否则更伤感情!
现实世界里的很多人,小时候被父母责善,蓄积了很深的压力,长大后就发泄在自己兄弟姐妹、丈夫或妻子身上,老想改造自己的兄弟姐妹,尤其想改造自己的丈夫或妻子。
而在可以和需要互相反馈、互相矫正的时候,在外面却没有能相互责善的朋友,
不祥莫大焉!相互改造,是朋友的责任,是家庭的毒药。家庭成员之间试图相互改造,是人生最大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