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展老师在中国史纲加餐中讲了美国人的立国精神和我们绝大多数中国人想象的不同。
美国是由一些原来在英国受到迫害的清教徒移民美洲组成的国家,当时航海技术不如今天,坐在“五月花”号上是要冒极大风险的。清教徒甘愿冒险移民,说明在原来的地方是生活不下去了。
这些清教徒和原来天主教徒的最大区别在于对信仰的无条件性而不是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去看待心中的神。所以在英国当地会有很多人觉得他们有傻有硬,他们也觉得当地人吊蛮奸猾看不下去,就出去另过。就象我们乡下老爸死了几个儿子分家意思是一样的吧。
在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相信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在清教徒看来其实是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如果相信善有善报,那如何肯定你做好事是因为有好处,还是因为信仰?在中国这种怀疑是确凿的,人们烧香拜佛就是为了保佑自己和家人得到好处,如果没有得到满足便是那个庙不好换个庙继续。在西方好象没有说这个教堂不灵换个教堂的。
这种信仰的本身不是为了信仰,而是有所期盼,是清教徒们不能容忍的。信仰就是信仰哪有那么多好处可想,这是一种底层的精神结构,所谓第一性原理,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如果你选择信神,是因为信神是对的,而不是因为信神能给你带来好处,那就意味着你已经在真正意义上证明了,你的心灵不再被任何外部世界的物质条件所挟持,而是可以按照自己内在的信念自主地做抉择,所以你的心灵真正地是自由的。
有了这种信念:
使得人的一切都可以被剥夺,但是按照自己心灵选择的自由无法被剥夺。
使得奥斯维辛集中营进入焚尸炉的犹太人圣化为“牺牲”
使得希特勒屠杀犹太人这件事情无条件地成为反人类罪。
在西方近现代出了很多伟大的人物和他们的信仰是有关系的。
我觉得清教徒的精神对我们现在的社会和生活是有借鉴意义的,当然我一说“借鉴”就说明我还没有真正理解清教徒的精神世界。
特别是对我们007的战友来说,我们都是有信仰的人。应该怀着清教徒的精神去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无奈、痛苦、困惑、压力和喜悦。
如果大家都成功了,那就不叫成功,叫生活水平提高。
成功永远是属于少数人的,但是你加入了这个社群可能成功的概率高一点,但也是不能确定的。直道而行,不问前程。
我回看了一下,其实我写了一篇功利的文章,一点也没有清教徒式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