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论第四部》(115)
115、不矛盾的世界怎么存在?
世界本来不矛盾,但不矛盾的世界却无法在我们的意识中存在。我们要拥有一个不矛盾的世界,唯一的办法就是换一种意识模式,用完全不同的意识来认识世界、把握世界和创造世界。在意识中换新世界才是真正的矛盾解决之道,在新的意识模式中,我们再也不用矛盾的方法来看待事物和把握事物,矛盾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感知论提供了一套新的意识模式,感知关系改变了原有的生存关系,感知是人与事物及事物与事物、人与人之间的唯一关系,感知运动的原理决定了运动的各方都是一个运动着的整体,彼此依赖感知运动而存在,因此,一切关系都是相互关系和同一目的关系,绝不会出现目的不同的矛盾关系。在感知关系中,人与事物都不能处于分离性的存在,这种整体关系是目的一致的根本保证。感知运动的双方一旦分离开来独立存在,矛盾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事物分别独立存在导致目的不同,目的不同利益就不同,利益的冲突就是不可解决的矛盾,没有利益冲突就没有矛盾,没有矛盾的世界就是整体的存在。
这世界被我们分离得太久,事物已经被各种矛盾分解得支离破碎,让它们归位复原是唯一的办法。由于我们一直身处矛盾之境,不理解没有矛盾的世界是肯定的,如果我们硬是非要拿矛盾的尺子去丈量感知世界,那就是一种愚蠢了。感知世界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存在是整体,目的相一致。一切都在感知中实现,再也不从矛盾中实现;一切都在感知中完成,不会利用矛盾的某一面来完成;一切都在感知中开始和终结,不会让矛盾派生出另外的矛盾。事物运动方式的改变导致存在形态的改变,一切原有矛盾对立的双方在新的存在形态中改变了原有的性质。矛不是用于攻击是用于刺穿,盾不是用于防御是用于加固,刺穿和加固再也不是矛盾而同时服务于存在的目的,因为存在需要刺穿也需要加固,我们需要它刺穿的时候刺穿,需要它加固的时候加固。行为的目的与意义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我们不会因为某种目的去刺穿,又因为另外的目的不让其刺穿。矛盾的是目的而不是矛与盾本身,矛与盾本身并不矛盾,是用矛盾的人有矛盾。
感知运动的原理使存在目的一致化,感知以外无目的,感知就是存在的目的,何来矛盾发生?感知是因为有非感知,感知到是因为有感知不到,健康是因为有疾病出现,快乐是因为有不快乐发生,温饱是因为有饥饿,温暖是因为有寒冷……我们不再矛盾地看问题以后,反与正就成为了一体,美与丑就合为了一处。因为一切的存在只有一个目的,让我们取得良好的感知。良好感知对于我们的价值是愉悦,也就是说,无论事物的哪一面都是为了服务于我们的感知的愉悦,无论是矛的作用还是盾的作用,都在营造出我们需要的感知愉悦,我们使用矛还是使用盾都为着我们的行为目的——感知愉悦的需要,事物的任何一面都因我们的感知需要而存在或出现,我们选择事物时就有了明确的标准。而事物总是应我们愉悦的要求而出现,任何事物不会出现与我们目的相反的作用,所以,矛盾再也不会发生。
没有矛盾的世界并不是另一个世界,一切都在原址,事物存在的形态依旧,但性质与意义变了,矛不再意味着伤害与危险,盾也不再是抵御和防护,它们再不会因为目的不同而碰撞到一起。我们自己同样如此,灵与肉的矛盾从此取消,因为无论人们的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统一到一个目的上,就是创造和获得感知的愉悦。我们再不会因为肉体的求存和精神的求悦将自己处于内在的矛盾境地,肉体和精神在感知愉悦的目的下统一在一起,求存与求悦的目的不再分歧,人的存在与愉悦是一个目的,我们不再牺牲愉悦换取存在,也不再因为愉悦而损害存在。我们身体行为与精神行为不再分开,这才是人的真正还原与统一。
没有矛盾的世界不是一个幻想,它明确指示着对我们意识形态的要求,我们要求得到一个无矛盾的世界,先得准备好一个无矛盾的自己,也就是得构建无矛盾的意识模式,而无矛盾的意识模式来自于我们对存在本身的重新认识与理解。感知论就是这样空前的尝试,它为人类指明的出路就在我们眼前。(接下)
注:本文节选自:京东、淘宝电子书:《感知新世界》、《感知新文明》、《感知新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