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妈妈做了一辈子都只是一个银行小职员,但她一上任就是中层管理干部,这把她妈妈超越的太厉害了,为了避免这个惩罚,潜意识隐隐搞了鬼,一是让她不要哦听到闹钟的声音,二是在她求职的路上有那么一点魂不守舍,所以出了一点车祸,让自己不要那么顺利的得到这个位置。
这个问题说的是:俄狄浦斯冲突是见识问题,见识可以让你获得更解放的人格。
这种会造成代际之间的传承,而心理治疗可以让她内心的俄狄浦斯冲突松动一点。
打破代际之间的强迫性重复:心理治疗干预某个人的时候,并不是干预这个单独的人,而是在干预这个家族链。
与自我功能有关系的这部分,都是和妈妈的关系中形成的。
性快感缺失或者强度不够的女性:都认为自己没有独立使用身体享受的权利,用这种方式来忠诚妈妈。我还是未成年人,我的身体还是爸爸妈妈的。
婴儿般的恐惧:死亡如此可怕,不是因为我自己消失了,而是因为周围的人不见了,所以可怕。
为什么有人打仗不怕死,因为打仗而死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你作为懦夫活着,然后被周围的战友抛弃,这比死亡更可怕。
弗洛伊德体系里很少提及死亡,可能是因为弗洛伊德回避死亡这个话题,存在人本心理学弥补了这一缺陷。
我们所说的死亡是没有客体回应的死亡,往往我们说的死亡,并不是自己肉体的、生命的消失,而是那些证明我活着的人不再给我客体的回应,所以我们就死了。
比如你开了微博没人关注没人点击,你开着开着就不愿开了,因为你没有活着的证据,没有你活着的目标的达成,因为在客体关系里面我们活着的目标是:为了寻求客体的回应。
不同阶段的死亡焦虑:
口欲期:如果咬了妈妈的乳头,觉得妈妈会抛弃我,我就会死亡。
肛欲期:如果不能控制妈妈的话,我就会死亡。
俄狄浦斯期:如果有与性有关系的活动,我就会死亡。
温尼科特指的过渡性客体:我不能很好地控制妈妈,又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时候,我至少可以控制一个中间物。比如一个毛毛熊。
创造力的形成:在妈妈和孩子的关系出现了问题的时候,孩子就通过想象和创造来弥补妈妈的不足。这就是成年之后,我们为什么有创造力的原因。
绝大多数创造的东西是男人创造出来的,这是因为男人在天然的创造力上永远不及女人,因为女人会生孩子,所以男人要通过不断创造一些新的东西来弥补不能生孩子的不足。
乔布斯在刚生出来时,就被送到另一个地方去了,这对他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创伤,所以他需要巨大的创造力来弥补母婴关系的不足。但为什么早年被抛弃的孩子没有像乔布斯这样有创造力呢?
有两个因素决定:
1.早年关系的破裂
2.收养他的客体的本身的健康的程度
收养他的客体越健康,越能得到足够多的安全感,他就能把这种创造力向外,而不是注意力分散到会不会受威胁上。
性行为的意思是:两个人在心理上和肉体上都有相互的边界的突破
如果一个人对她眼睛的余光特别在乎的话,就表示周围可能有很多威胁,而这个威胁和她妈妈在旁边不断指责他挑剔他是有关系的,也就是她永远处在一个被妈妈攻击的状态中间。
真正的恋父恋母情结:一个孩子在长大后提到自己的爸爸还咬牙切齿,这是意识层面的恨,也是潜意识层面不可分离的爱。这个就是典型的恋父情结。或者说,对父母亲的恨,是一种变相的爱,这种爱叫做俄狄浦斯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