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或者做生意的本质是代客采购(或者说为客户解决问题),所以首要条件是搞清楚做某件事情的出发点,目的,以及最终效果。至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有多种,而为的就是达到最终效果。
带着这样的思维模式,在分析需求时,我们就需要摈弃传统的从功能入手的想法,而要从商业的层面去切入。不能只是去了解客户要实现某某功能,而是去分析做了某个功能能解决哪些问题,是否切中了痛点,以及可以产生的商业价值。让技术真正的服务于商业,服务于客户所要应用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的具体表现形式为如何向你的目标客户提供你的产品和服务。所以在分析需求时一定要弄清楚产品最终能提供什么,提供给谁,如何提供(What,Who,How)。对待产品如此,对待客户也是一样的,切入点为:如何向你的客户提供你的产品和服务,也就是给谁推荐,推荐什么,怎么推荐。
这同时也要求我们有用户思维,只有站在客户的角度,才能完全理解自己做某项工作的出发点和目的,以及最终产品达到的效果。要做到向客户推荐我们的产品与服务。我们要做的有两件事情,创造价值和传递价值。
我们创造价值传递给客户,客户也在创造价值,传递给我们,很多时候,作为客户方,传递过来的是钱,也就是等价交换物。特别要强调的是创造价值,传递价值,提高客户体验不是一味地满足客户所有需求,而且为客户提供核心价值需求。最理想的客户体验,当然是满足客户所有的需求并都做到极致,我们之所以不这么做是因为我们资源和能力有限,所以只能满足部分用户的部分需求,并且努力把我们能提供的服务做到极致。而极致只是个概念没有标准,所以我们只能不断地积累资源并提供更好的服务。
这里举一个银行为什么没有厕所的例子?
①从用户需求角度来看,来银行办理业务的客户,对资产保护的安全性是首要需求之一,相比一下对于厕所等服务需求就相对没那么重要了。
②从成本收益角度来看,如果提供厕所,不光银行的土地使用面积要增加,还必须请专门的阿姨来打扫,还有水费人工费物业费等一系列后续成本,这些成本对于银行而言是无法增加收益的。
③所以客户体验不是指要满足客户的所有需求,而且必须寻找到核心需求,让其充分满足客户,这才是真正用心的客户体验。
所以做好产品经理的会有两个门槛
第一个门槛就是体验,尽可能的满足用户所有的需求
第二个门槛就是商业,不在想着去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而是寻找到用户的核心需求,让其充分满足客户。
总之,只有体验与商业兼顾,才是做出最好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