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晚凉

唐·李贺

白狐向月号山风,秋寒扫云留碧空。

玉烟青湿白如幢,银湾晓转流天东。

溪汀眠鹭梦征鸿,轻涟不语细游溶。

层岫回岑复叠龙,苦篁对客吟歌筒。

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春李贺辞官家居,次年秋入潞欲从戎有所作为,此诗或为这年秋天家居时所作。

这首诗以“晚凉”为核心,前半篇聚焦秋空,勾勒澄碧瑰丽之景,后半篇转向地面,尽显秋夜静谧,全篇艺术特色鲜明。

起句借月与风点题,化用鲍照《芜城赋》中“城狐风嗥”之意,将风声想象为“白狐号风”——“白”字既贴合月光下的视觉感受,更凸显月色皎洁,山风之厉也由此可见。

次句“秋寒驱云”,既写寒气驱散浮云,更以“留”字见巧:山风过后,浮云散尽,澄澈寥廓的夜空便清晰呈现,凉意与空阔感交织。

三、四句绘晚烟与银河,情态鲜活。晚烟在溪露滋润下呈“青湿”之态,又因月色映照而洁净如“玉烟”,缭绕摇曳时宛如风中白幡,细腻笔触源自细致观察。“银湾”是诗人自造之词,喻指银河,既合其弯曲如河的形态,又暗带“流”意;“晓转”二字既显银河皎皎如晓、闪光流转之姿,又暗示月移星动,夜色渐深,秋月、玉烟、银湾共同构成瑰丽图景。

诗的后半篇转向地面,以动静衬静。溪边沙汀本是水鸟栖息之地,此刻却寂然无声——诗人赋予白鹭“梦征鸿”的情态,将人的思绪嫁给水鸟,借酣梦之深凸显环境寂静。继而拟水如人,以“不语”写白昼喧闹消散,溪水在夜色中安歇,再用“轻”“细”“游溶”状水波轻动、波纹细微、水流徐缓之态,细腻逼真。

七、八句写岸上景致:夜中远山本难辨草木,诗人以“层回复叠龙”喻之,既显峰峦重叠之势,又现山体盘旋之形;近竹未写其影,只写风动苦篁发出泠泠之声,如箫管轻鸣,与过客吟诵相应,让读者由声及影,想象星光下竹影摇曳之态。

全篇核心在写“静”,却巧以动景衬静,使夜中景物既情态生动、色泽鲜明,又充满活力,愈显夜的静谧。更妙的是诗人善用想象,将自然中不易察觉的声息化为具体形象,让景物可睹可闻、情趣横生。语言上,锻字炼句精到,每处景物都刻划尽致,奇妙想象贯穿始终,成为最突出的艺术亮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溪晚凉 唐代:李贺 白狐向月号山风,秋寒扫云留碧空。 玉烟青湿白如幢,银湾晓转流天东。 溪汀眠鹭梦征鸿,轻涟不语细...
    诗雨丶阅读 1,131评论 0 0
  • 诗文:白狐向月号山风,秋寒扫云留碧空。玉烟青湿白如幢,银湾晓转流天东。溪汀眠鹭梦征鸿,轻涟不语细游溶。层岫回岑...
    英_5f52阅读 3,251评论 0 2
  • 欧阳修诗集(B) 【罢官西京回寄河南张主簿〈景年〉】 归客下三川,孤邮暂解鞍。鸟声催暮急,山气欲晴寒。已作愁霖咏,...
    汉唐雄风阅读 12,698评论 0 10
  • 搜集、整理/ 老马过河 【每日一诗】51 生查子•年年玉镜台 李清照 年年玉镜台,梅蕊宫妆困。 今岁未还家,怕见江...
    舞蝶儿阅读 4,396评论 0 4
  • 名句名篇专练(七) 1、陶渊明在《饮酒(结庐在人境)》中,看到夕阳西下,飞鸟结伴而归,以为寻到了人生的意趣,心会而...
    一路春光一路歌阅读 4,49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