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糊涂才会去执着;因为糊涂也才会舍得放弃;因为糊涂才会去平和;因为糊涂才能看透世事,不为追求浮华而操劳,不为功名利禄去奔波,不会因为吃亏而斤斤计较,不会去为所得而忘乎所以,一切顺其自然。这样的境界是需要用时间去感悟的。这就是人的悲哀啊。感悟到了这样境界的时候人却已经老了,这样的感悟又有什么用处?而且年轻人过早地“难得糊涂”又不利于他们去奋斗,大家都糊涂了,那么多的事情都不去管的话这个世界就混乱了。这其实和佛教遭遇的怪圈是一样的,佛教让大家严守清规戒律,忘却男女之爱,不要吃荤腥,没有男欢女爱哪来的传宗接代?没有荤腥哪来的力气干活?
难得糊涂是心中明白只不过不愿意去多管闲事罢了,遇到利益纠葛,尽量置身事外,不要去管太多。小时候,总是羡慕别人的聪明,老是觉得自己笨,因此自己笨鸟先飞,也朝着聪明的方向努力,初中的时候常常得全年级第一,于是觉得自己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笨。别人会干什么,自己也就想跟着学什么,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也就激发了自己的求知欲和许多的兴趣爱好,那时喜欢化学,一度痴迷元素周期表;热爱文学,阅读大量中外名著、写过许多诗词;还喜欢唱歌、跳交谊舞等等。虽然没有一样很精,但是不论是对于自然科学领域还是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都有一定的兴趣,而在玩的方面兴趣更是比较广泛,所以虽然青少年时期与孤单相伴却很少感到寂寞。后来,岁月的流逝带走了昔日的激情,随着年龄的增长带来的却是更多的老成持重,不再去追求完美、渴盼自己变得聪明。相反的,健康和快乐成了我的向往,从容与谈定成为了我的追求。我总是对自己说:一定要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以前总以为糊涂就是傻,我总是会去想这样一个问题:要想聪明才难,而为什么要去难得糊涂呢?要到四十不惑的年龄了,我似乎才悟出了难得糊涂原来是一种境界。因为糊涂、大而化之,许多事情你看穿看透后,你就会发现你真的不必傻傻地追寻什么,有时候仅仅只是需要耐心等待,一切就都会豁然开朗。每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往往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这就需要学会及早抽身,尽快脱离泥沼,尽量站高一点,就让那些聪明的人、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人争得你死我活,你只是需要远远地看着,让这些纷纷扰扰远离我们的内心。你需要做的就是坚守好内心最美好的自己,不要和别人争,不争你才能真正赢得人心、赢得天下。所谓的聪明人、不懂得糊涂的人、不能够吃亏的人,到头来总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撞得头破血流了才知道醒悟。
实际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又有谁会喜欢那些自以为是、聪明绝伦、不可一世的人交往呢?这些人巴结权贵,拉大旗作虎皮,真正又有几个人能够瞧得上眼呢?而那些糊涂中透着精明的、看着像无欲无求的人不仅仅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愉快,更能够让自己处于安全的境地。功成名就并不难,难的是“身退”。贪恋权位,不知进退、不知厉害的人又有几个有好下场呢?位高权重之人处于风口浪尖,不知有多少人盯着它,不知有多少人想从这个位子上榨取油水。如果不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那么最终可能死得很难看。
真正“难得糊涂”的人是看透世事、聪明绝顶之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