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与朋友在东大的操场上散步,交流关于人工智能目前到底基于什么的问题。
人工智能算不上是个新兴的学科,但是绝对是个蓬勃发展的学科。我认为,目前的人工智能主要还是基于大数据的,不管是神经网络的方法,还是机器学习的方法,模型,都是需要有大量的数据来训练才能得到的。
于是我便有一个疑问,所谓智能,本质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人工智能,除了大数据来支持,难道就没有其他方法了吗?朋友告诉我,其实基于规则的方法,也是能够解决问题的。经他这么一提醒,我是想到了“规则”,形式化文法描述中,0型文法不就是一种能力相当于图灵机的存在么。编译原理,就是基于规则的。
于是我们又想了想还有没有基于规则的,我突然想到,传统的道法,“道”是不是也是基于规则的呢?我想我是不知道的,得了解学习了才能知道。于是,开始入门学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门。
道,是宇宙的本源和实质;名,是道的形态。无,是天地混沌未开之际的状态,这也让我联想到了宇宙产生之前的状态,按照大爆炸学说,在最初的时候,并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这可能就是最初无的状态吧。有,是宇宙万物产生的本源。我们从无中,我们可以观道之妙,从有中,可以观道之徼。有和无是相生相存的,来源是相同的,而名字却是相异的。这就是玄妙,也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而有和无的具体含义,这样还是思考不清的。我需要一些关于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知识。
形而上——道,即精神层面的特性,形而下——器,即物质层面的特性。而形本身作为标尺,所表示的就是客观的世界。常言道,求术易而入道难。形而上则得道,形而下则得术,而器是通过术体现出来的。现在的学科大都称为“科学技术”,可能也是因为理论都是基于客观世界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得到的。而技术之所以比理论更容易掌握,也正是因为理论更接近于道,而技术更接近于术。
柏拉图的洞穴
前些日子看到柏拉图的洞穴这个哲学理论,我觉得也可以类比得出一些东西。
我们就如同被关在洞穴中的囚徒,看到的只不过是墙上的投影,而这个投影,就是形,也就是我们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客观存在。我们通过研究和分析,尽可能地根据投影去推测实际的情况。这个过程中,便产生了术。而实际的情况,就是道。
只要我们还在洞穴中,就不可能完整而清晰地看到道为何物,我们通过术产生器,一步一步地接近于道。但永远不是真正的道。我们可能还需要一些想象和思考,才能更接近道。如柏拉图的洞穴中讲述的那个人,如果他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出了这个洞穴,看到了外面闪耀而刺眼的世界,从看山不是山到看山仍是山,却又回到了这个洞穴,他再怎么描绘外面的世界,大家也不能理解他。
最后给出一个我能想到,但自己也觉得不太恰当的例子来说明有和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己所在的世界认识越来越深入,对微观粒子的研究已经达到了前人无法想象的水平。粒子究竟为何以我们观察到的方式排列、运动,这就是无。而我们研究的过程中给出的解释,这就是有。有和无的根源,都是道。有无相生,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