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A
“妈妈,我不想学琴了......”
“孩子,你已经长大了,当初我们约定好认真学习,同时学琴是你自己选择的路,妈妈相信你可以坚持下去!”
家长B
“妈妈,我不想学琴了......”
“孩子,有音乐陪伴的童年才是完整的,这样美好的机会我们应该把握住,你需要妈妈怎样帮助你度过难关?”
家长C
“妈妈,我不想学琴了......”
“妈妈很喜欢你演奏的每一个音符,无论你表现得怎样,你都是爸爸妈妈的骄傲!”
家长D
“妈妈,我不想学琴了......”
“为什么不想学?这周没练好么?练琴总不踏实能练好吗?你看人家某某,都弹到几级了,你知道爸妈为了送你学琴付出多少辛苦么,早知道这样,当时就不给你买琴了......”
从以上回答我们从中不难发现一些家长的缩影,这些“回答”足以见得父母的思维和教育方式对孩子造成多么深远的影响。
孩子学音乐这件事,且抛开天赋不谈,出现厌倦期是很正常的事情,而父母起着非常关键的引导作用,配合老师与孩子共同度过厌倦期这个很关键,如果在你的言语中,经常充斥着埋怨、责备、后悔,或者父母先放弃…那么传递给孩子的同样是这样消极的情绪;相反,如果把言语换成鼓励、尊重且平等的,那么孩子也不会背负着“学琴是为了家长而学”的思想“负重前行”。
当然,尊重孩子并不等同于放纵,我们成年人尚且需要时不时的监督鞭策,何况还在懵懂期的小孩子。希望每位家长都能借助艺术的力量,优化孩子的成长之路,以陪伴者的姿态站在孩子身边,相互鼓励,相携前行!
学习钢琴,不仅是学习了一门乐器,更重要的是学习了生活的一种态度。钢琴有一种魔力,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