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电力工业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名学生,深知电力电气产品的发展与循环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这篇论文里,我将从电气专业的角度浅谈对循环经济的了解、看法以及建议。
先介绍一下循环经济的概念,循环经济亦称“资源循环型经济”。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_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发端于生态经济。从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鲍尔丁在1966年发表《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开创性地提出生态经济的概念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生态经济系统中,增长型的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止境性,与稳定型的生态系统对资源供给的局限性之间就必然构成一个贯穿始终的矛盾。围绕这个矛盾来推动现代文明的进程,就必然要走更加理性的强调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生态经济发展道路。生态经济就是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的经济活动形式。它要求在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物质能量层级利用的原理,把自然、经济、社会和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统筹考虑,立足于生态,着眼于经济,强调经济建设必须重视生态资本的投入效益,认识到生态环境不仅是经济活动的载体,还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要实现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四者的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环境与发展协调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从末端治理到源头控制,从利用废物到减少废物的质的飞跃。“3R原则”是循环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所谓“3R原则”,即减量化 (reduce)原则、再使用(reuse)原则和再循环(recycle)原则。它们分别有着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减少资源输入量和最终处理量的作用。而且,最好是避免废品的产生,这样就可以不经历后两个过程,简化循环利用的步骤。其实就是要减排,减少源头上对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将废物产生率降到最低。综上所述,3R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人们常常简单的认为,所谓循环经济仅仅是把废弃物资源化。但实际上,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是要求在经济流程中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废物再生利用只是减少废物最终处理量的方式之一。
下面我们讨论一下电力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最大限度提高资源环境的配置效率,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因此,无论资源对电力工业的硬约束,还是管理,发展对电力工业的软约束都需要立足于循环经济,对电力企业进行重组,建立生态物质循环型电力工业。循环经济主要从控制工业污染的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工业共生体,废物最小化,零排放演化而来,因此它是针对传统“资源-产品-废物”线性经济模式的创新。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系统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最大限度利用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在循环经济下,传统的“工业三废”得到2次或多次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单位消耗,减少了“三废”的排放,缓解了对自然生态的压力,提高了电力工业经营的效益。
下面,我讲述一下电力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首先是要优化电力机构,发展新型绿色能源。2005年,全国装机容量5.17亿kw,平均装机容量仅为6.09万kw,单机容量10万kw以下小火电机组1.15亿kw,占火电装机容量的29.4%,小火电机组供电煤耗比大型机组排放二氧化硫和烟尘分别是电力行业总排放量的35%和50%。从全局,系统和长远的观点来看,结构调整是电力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 电力工业的发展要坚持提高能源利用率,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电网建设要坚持统一调度, 提高电网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完善电网安全措施; 加快电源结构调整, 优化发展火电, 淘汰能耗高不经济的小机组; 有序开发水电 ; 鼓励新型绿色能源开发 , 积极推进核电建设, 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根据我国资源分布特点, 因地制宜优化电力的地理格局, 继续推进西电东送, 北电南送, 全国联网, 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
从我的专业来讲,不可能不涉及到电力需求侧管理。因此我将从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方面来提出建议。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改变电力用户的用电方式, 提高终端的用电效率, 具体做法: ① 对用户峰谷时段的用户进行细分, 根据不同企业生产用电时段特点, 归类到不同时段内, 以便于对不同时段的电力用户采用技术, 政策, 价格, 法律等不同措施。 ② 调峰错峰, 开发低谷用电市场。 ③ 对低谷时段的电力用户, 根据电网承受能力, 电网负荷率等情况制定低谷用电鼓励政策, 从而以现有资源达到最大供电效益。 ④ 近两年, 通过转移高峰负荷, 每年约节省电力 1000~3000 万 kW 。
并且循环经济中,如果没有技术的革新,就谈不上要实现清洁生产。清洁生产着眼于清除造成污染的根源, 而不是清除引起的后果, 其实质是把预防污染的综合治理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中, 使污染物产生量, 流失量和治理量达到最小, 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电力企业推行清洁生产, 减少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 实现污染物排放最小化。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清洁高效的电能。在生产过程中, 合理转换一次能源, 提高能源的转换效率减少自身的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的生产和排放。在缺水地区推广空冷机组, 鼓励利用城市中水和因地制宜, 采用海水替代淡水技术, 鼓励发展大型发电供热机组, 对燃油电厂实施燃煤, 水煤浆及天然气代油技术改造, 并减少助燃用油和点火用油,加强输电环节的节能降损, 加强火电厂污染物治理, 实现主要污染物的近零排放。
上述内容我们谈到了废物综合利用的问题,我认为还可以通过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的方法来实现对废物的高效利用。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使生态园区内的各企业之间实现废物, 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以达到尽可能完善资源利用和物质循环以及能量的高效利用, 使得区域内对外界的废物排放趋于零。著名的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是以火电厂为主干企业之一构建而成的, 把发电厂的热工给炼油厂和制药厂, 同时解决了周围居民的用热, 脱硫产生的硫酸钙是石膏板厂的原料, 产生的粉煤灰用来铺设公路或供给水泥厂。这样就把不同的工厂联结起来, 使得一家工厂的废气废热废水废渣等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 既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污染又保证了资源的充分合理应用。
并且电力行业须加强领导, 完善管理制度, 努力创建节能型企业; 积极开展节能监测。掌握设备状况, 为提高设备经济运行水平提供依据; 加强燃油、燃气管理, 努力降低燃油、燃气消耗; 加大节能改造力度, 向科学技术要效益。只有加强监管, 维护好电力市场秩序, 新型电力工业化道路才能有一个和谐、健康的发展环境。
最后我想说循环经济仅靠企业或者政府都是远远不够的,作为电气的学生,我认为践行科学发展观, 发展循环经济, 是和谐电力的必由之路, 电力工业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节约能源, 保护环境, 有利于促进人和自然资源和谐发展, 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因此要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建设发展我国的电力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