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小土豆”、冻梨切片、……一夜之间,各种关于哈尔滨的词条火遍网络,“尔滨”旅游火爆出圈备受关注,继去年“有淄有味”之后,成功新晋为“滨至如归”的又一“顶流”城市。“尔滨”作为老牌的旅游城市,能焕然新生备受关注诚然离不开在东北独特的冰雪“冷资源”的“天时地利”,更离不开哈尔滨以人为本的优质服务和看准机遇果断出击的“人和”。要深悟“尔滨”背后的流量密码,简单复制粘贴不能成就下一个热点,只有看透流量背后的本质和内核,制定符合本土实际的措施和政策,才能破圈而出,在日益白热化的旅游消费市场占得头筹。
服务为王,整合资源打造城市“核心竞争”。旅游市场实际就是服务市场,冬日的“尔滨”虽冷,但细微服务却暖人心、得人心。从开始应对冰雪大世界退票风波,哈尔滨当局及时有效的解决措施将危机化解为机遇;到后来为满足南方“小土豆”需求,将豆腐脑加糖、中央大街铺防滑地毯、热乎乎的免费红糖水、室外搭建暖房……不少网友戏称哈尔滨为“讨好型市格”。友好调侃的背后,是对哈尔滨细致入微、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的认可。各种新型旅游方式兴起,游客也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服务、基础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地要贴近群众,改变传统资源导向型的文旅思路,政府要把旅游市场各行政资源进行高效整合,服务不分大小,部门不分彼此,做到点面结合,条块清晰,同时加强市场监管、正面主动服务和打击负面乱象两手抓两手硬,做到政府姿态就是服务姿态,讨好游客就是人民为上。
上下一致,发动群众营造城市“人情氛围”。重团结,凝共识,梦幻联动“上大分”。哈尔滨的走红,不是一座城市的独自狂欢,而是全城所有市民努力的结果,打造“尔滨”品牌从政府引导,到成为全民共识,一个城市热情好客、让利旅客的萦绕在城市每一个行业,每一个角落。当地群众是服务和接触旅客最直接对象,市民对游客的态度往往就是游客对一个城市的印象,当一个个鲜活的面孔都带着欢迎的笑容和主动的服务,游客自然有了宾至如归的感觉。党员干部需要明白,单打独斗是行不通的,依靠群众和发动群众的传统法宝,在文旅市场依旧是最有效的提升城市旅游水平的方法。同时需要站位全局思考工作、谋划工作,在多部门联动时也要采取更有效的团结举措,促使各方面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才能形成多方共赢局面。
推陈出新,贴合需求创造城市“独特标签”。随着我国经济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国民对旅游市场的个性化需求愈加强烈,所以如何利用资源,把握时代脉搏,打造和拿出人无我有的旅游名片,是将现象流量转换成流量长虹的催化剂。哈尔滨的冰雪旅游深耕多年,整体的产品体系、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都有深厚积淀,但今年哈尔滨不仅仅在冰和雪上做文章,更是让游客体验不一样的冰雪世界。无论是索菲亚大教堂上的人造月亮还是隐居深山老林的鄂伦春族人带着驯鹿来到了中央大街,这个冬天“掏心掏肺掏家底”的哈尔滨让全国人民耳目一新。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拥有特色旅游资源的城市不能在资源禀赋上“吃老本”,而是要以守正创新、开放之姿,冲在前、闯在先,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使工作不断提档升级,用群众满意的方式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