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03丨你人生最重的枷锁是什么?
宝宝部分:
摘抄:
如果你的微信和微博已经被垃圾信息攻占,那就不妨换一个更好的信息渠道。为了获取一两点有用信息,而忍受噪音困扰,这本身就有悖于我们重视“注意力”的原则。
不要奢望通过选择一个“完美的专业”,来获得安全感。要能够忍受专业里不尽人意的地方,不然就会为了寻找所谓理想的专业,而丢掉打磨专业技能的时间和注意力。
想要找个万无一失的解决方案,而迟迟不愿开始,最终错过机会。有的时候放弃部分安全感,快速落地执行,可能是比任何计划都更为有效的手段。
读书的目的,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学以致用。
与其想着如何做到过目不忘,不如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应用读到的知识,改善自己的生活。
一年哪怕只读一本书,也要让这本书的内容结结实实地提升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只为了多一点谈资或者阅读清单上多一个书目。
这种挣扎的过程是必要的,而且是每个开始重视注意力,小范围放弃安全感的人的必经之路。
心得(回答问题):
1.微信和微博总被各种垃圾信息充斥,我对于微信和微博关注的比较少,但是一打开,关键信息倒是没有,全都是垃圾广告,垃圾信息;学会去整理自己的微信微博,还有,比如:手机桌面,受到猪猪的影响,我把桌面整理了一下,把娱乐的软件都放到了不显眼的地方,与学习有关的都放在了显眼的地方,可以做到眼不见心不乱,至于使用率,还是需要慢慢的调整的;
2.对于专业我倒是没有讨厌的态度,有时候会觉得别人的专业很好,很轻松,不过想了想也就都是那样,各有好坏;目前要思考的是如何学好自己的专业,制定一个计划,除课程外还要学一些相关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3.关于拖延症我也是有的,不过“完美主义者”并不是我,我只是总是把几天应该做的事情推到明天做,然后就一直推,最后没时间推了,就一下子做完,这样会很累,我可以学习一下乖乖的闹钟提醒法。啊哈哈哈;
4.我一直认为读书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我做的比较好的是不看没有营养的言情小说(说实话是不感兴趣),我看书的速度很慢,每年看的书也不多,也跟其他的人一样,记不住自己看了什么,做不到过目不忘,但认真的态度还是要坚持下去的;
5.这一点我也有做到,不轻易的去点开朋友圈,空间,点开是惯性,秒退就说明我在改变,这只是个开始,往后我会改变总是进空间的惯性,行成总是打开学习软件的好习惯,啦啦啦啦。
乖乖部分:
观点一:一块不走的表,一天也有两个时刻是准的
任何事情,任何人,我们相遇到的,都可以学习到知识;但这不是目的,目的是怎么在最少的时间里,学习到最多,质量最高的知识
观点二:别人家的专业
我的专业是测绘工程,一个稀里糊涂就选了,直至昨天还在讨厌的学科;今天,我惊喜地发现了一种重新对待本专业的态度;测绘是传统学科,但我可以用新兴的方式来学习它;比如:用公众号或者简书或者抖音,记录我对测绘知识的理解【以教为学,在学习金字塔中,处于最高级位置】;实习期间,用视频记录实习过程,发布教学视频;数据处理可以用Excel,编程来快速处理;不喜欢测绘,但我用新兴的方式来学习,不仅提高了我学习效率,也促使我具备未来不可或缺的玩转编程,office,视频剪辑,数据处理,公众号,抖音等能力!
观点三:完美主义=脆弱
有一段时间,我就是完美主义者,方案不够周全,笔记不够全面,我就一直做,一直做,直到非常完美为止;也许和我画画的经历有关,我们艺术老师说:一幅画,只要你想画,你就永远画不完!
在工作室期间,我一点一滴从基础打气,我的编程老师告诉我:直接实战,在实战中补充知识点
今天,终于明白了!画画的世界可以追求完美,但是在编程世界,现实世界,大千世界中生活的我们,必须放弃完美主义,直接走出舒适圈,才能更快成长!
观点四:读书的目的:学以致用
读书的目的:学以致用
读书的目的:学以致用
读书的目的:学以致用
用书本知识点,切切实实地改善自己的生活
比如《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哈哈
观点五:珍惜自己的注意力,从每一件事情做起
文章阅读之前,我大把大把的丢失自己的注意力;
文章阅读之后,我会习惯性看看QQ,微博,抖音,微信;
直至今天,我会在固定时间看一看微信,QQ;抖音,微博这些甚至被我遗忘了!
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改变,是因为我曾一遍一遍地检讨过自己的注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