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读书摘抄连载二
表达自己的感受
生而为人,我们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有着自己的感受,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好像越来越不会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被很多的条条框框所束缚,而习惯于隐藏自己的感受。
隐藏自己的感受,绝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往往和整个成长经历和教育环境密切相关。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小朋友们有时候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里有其他小朋友来做客,看中了自己的玩具,父母会怎么做?
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把玩具送给这个小朋友;二是拒绝了这个明着的或者暗示性的请求;三是表示询问自己孩子的意见。我无法预估出究竟有多少父母会选第一种,有多少父母会选第二种,有多少父母会选第三种,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选择第三种做法的父母所培养出来的孩子可能更善于、也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会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让别人猜。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在忙着打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细细顾及你的感受。更多的时候,要学会说出自己的感受:开心、不开心、喜欢、讨厌、兴奋、郁闷、渴望、感动……。
比如,最经常出现这种情况的是相恋的两个人,尤其是女方,特别喜欢让男方去猜自己的心思,希望不用自己说,男方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假设两个人一起去逛街,女方看上一款项链,她不直接说,而是在那条项链的柜台前多驻足了一会儿,并且对男方说:“这条项链真好看”。
她内心希望她的男朋友主动买给她,而不是自己去说出来。可她男朋友并没有买给他,结果在回家的路上,她一直撅着嘴,不理她男朋友,她男朋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女朋友到底怎么了?逛街的时候觉得她还挺开心的,怎么突然就不说话了呢!看女朋友这么不高兴,他就开始逗她开心,可她还是一点反应没有。
最后他实在忍不了了,激动地对她说:“你到底怎么啦!怎么突然不理我了?”这时女朋友才慢吞吞、不情愿的说出:“你为什么不给我买那条项链?”男朋友无奈地表示:“你也没跟我说要买呀!”女方听完,说:“我跟你交往这么久,你就不知道我喜欢什么吗?”男朋友只好委屈地说:“我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我怎么会知道?”
以上对话现实中的情侣每天都在上演。如果是学过非暴力沟通的女朋友,她会这么对自己的男朋友说:“亲爱的,我很喜欢那条项链,内心特别希望你能买给我,作为我们的爱情信物。我不主动说,是因为我希望我们能有更多的默契和心有灵犀。今天看到你的无奈,我知道我的做法并不是很合适,下次我有什么喜欢的东西一定会主动告诉你,不再让你猜来猜去了。”
在这里建议广大的女性朋友:两个人相处中的默契是慢慢培养出来的,所以你对男朋友有什么要求就直接提出来,不要猜来猜去,以免发生误会或争吵,影响彼此的感情。
将感受憋在心里的人常常会陷入一个死循环:不会表达感受——觉得人们冷漠——更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觉得人们越来越冷漠……其实未必是大家冷漠,或许只是自己过于苛求。把感受说出来,大家未必不能理解,未必不能尊重,未必不能伸出援手,前提是先说出来。
在说出自己的感受之前,我们先要学会区分“感受”和“想法”。“非暴力沟通”鼓励人们说出自己的感受,但是很多时候受到压抑的人们往往没办法区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想要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却发现了更大的问题——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感受。当我们使用表示心情的词汇时,才是真正在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使用“觉得”并不是表达感受的话语标志。
有的人认为,说出自己的感受,常常意味着示弱。但是,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所谓的示弱是指当双方都剑拔弩张的时候,一方收起锋芒,以一种圆润的姿态去触碰对方,这个时候,对方的锋芒也会受到这种柔软的触动,从而有所收敛。
比如,家长让孩子每天练三个小时的琴,孩子练久了很容易觉得烦躁,开始发脾气。这个时候,如果家长使用自己的权威去压制孩子,很可能就会造成家长和孩子的冲突。相反,如果家长说:“今天妈妈心情不太好,你能不能让妈妈听听你弹的曲子,你弹的曲子特别好听。”这样的效果就不一样了,孩子可能就会欣然同意继续练习钢琴曲。
感受的根源
感受的根源是在于我们自身的。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让我们产生了感受。诚然,别人的行为可能会对我们有一定的刺激,但这并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
对于自己的感受的认知,往往有两种常见的反应:
感受→自己的愿望没有被满足→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愿望→他人很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感受→他人的行为→把自己的不愉快归咎于对方,利用对方的愧疚心理→得到他人的回应。
举一个例子,父母对孩子说:“你整天都在打游戏,这让爸爸妈妈很难过。”显然,父母把自己的感受归咎到了孩子的身上,孩子听了父母的话或许会适当地克制自己不去打游戏。但是对于孩子而言,他不打游戏只是为了不让父母难过,但是他本身并不明白为什么不能一直打游戏。
如果父母换一种说法:“爸爸妈妈希望你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你整天打游戏,对你的身体不好。这让爸爸妈妈很难过。”在这段话中,父母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感受是来源于“希望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他们向孩子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孩子了解了父母的愿望,也知道了少打游戏是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的一个良性因素,那么他更有可能做出一个积极的回应,并且这个回应会是稳定而且持续的。
我们常常弄不清感受与自身的关系。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使用:我感到……因为我……的句式,帮助我们厘清感受与自身的关系。比如:她给我打了电话,我感到很高兴,因为我很在乎我们之间的爱情;他采纳了我的建议,我感到很开心,因为我很看重公司的形象……
当我们听到不中听的话时一般有四种选择:认为自己犯了错;指责对方;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四个选择反映出:当我们通过批评的方式去表达我们的需求和愿望时,我们得到的可能也会是相应的指责。所以,当我们有需要或者愿望的时候,不妨坦诚地说出来,而不是考虑别人有什么错,去批评别人。
但是,社会文化其实并不鼓励我们说出自己的需要。婴儿时期,或许是一个人这一生最敢于“说”出自己“需要”的时期,虽然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学会说话,但是我们会用自己所掌握的全部表达方式:笑、哭、肢体动作等来表达我们饿了、我们高兴、我们想出去玩、我们想睡觉、我们想要这个……等到慢慢长大以后,我们反而变得胆怯了,在表达自己的需要之前,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怕别人笑话,怕自己说话不妥,等等。
因此,这样的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个人成长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情感的奴隶:我们需要为他人负责——让他人快乐是我们的义务;第二个阶段是面目可憎:为他人的情绪负责,牺牲自己去迎合他人,会让我们觉得很憋屈,很恼怒,因而我们不再愿意为他人负责,但是我们还心存疑虑,所以态度就变得生硬;第三个阶段是生活的主人:我们开始认为帮助别人是一种自由的、快乐的行为,与愧疚无关,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是我们不能对他人负责。
小艾,一个气质与智慧并重、文艺与有趣齐飞的女子,一个自由徜徉在心理学和社会学海洋的8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