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1:特殊时光
小小苗打开书房的门,看见正在榻榻米上看书的我,直接扑过来。把我的书合上从我手上拿走,然后来个大大的拥抱,最后抬起头和我说:妈妈陪我玩。这一刻,心里很幸福而且自豪,这就是我的女儿:热情,奔放,勇敢。我说:好啊!女儿从旁边的柜子上,拿来指甲贴,还学着指甲店的样子,给我修指甲,给我贴指甲。又拿来首饰手工,给我做发箍。让我挑款式,选颜色到固定。一步一步,我听之任之。她果然很开心,发自内心的感叹:今天真是有趣的一天。虽然天天在一起,心无旁骛的陪伴又能有几次呢,这是属于我们母女的快乐时光!
践行2:自主与接纳
晚上老公修门,女儿很兴奋的要帮忙。不知怎的却起了冲突。大概就是老公嫌她碍事还怕门砸到她。她呢,非要帮忙,直接变成了捣乱。我一过来问怎么回事,看到她哭了。把她叫了过来。
我说:你想帮爸爸忙,爸爸不同意,还凶了你,你感到受伤了是吗?(共情她的感受)
她开始说:我再也不要帮爸爸了。
她爸爸还在说:我不要你帮忙。
我先是抱了一会她,安抚了一下(拥抱的力量,拥抱可以帮助孩子复原)然后和她说,关于帮忙的事,我要和你说一个词,叫自主。这个词对你来说还太小,你可能不懂,意思就是说,你愿意帮忙,对方也要同意你帮忙。就像你之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拥抱,妈妈也告诉过你,要对方也喜欢这种方式你才可以,要不然你要选择其他方式表示友好。
小小苗安静在听,我能感觉到她听进去了。
我又说:还有,你希望帮忙,可以先观察,看看哪些事情是你能做的?能对别人有帮助的。往往你的帮忙对别人来说是需要的,别人就不大愿意拒绝。(启发式提问,引导孩子自己主动思考)
她还是生气:我再也不要帮爸爸了。
我说:好的。(你的事你自己决定)
我想这个事情也就过去了吧,可是没想到过一会,小小苗在扫地了。原来她爸爸已经修好门安起来了。刚才安门的时候弄出来一些垃圾。哦,原来孩子都是一点就通的啊。这么快就学会了。她扫的是旁边部分,她爸爸看到说:这边有纸屑也帮我扫扫,她说好的。我很高兴的很她说:小小苗,你做的真是太棒了,你这么快就学会了帮忙。而且爸爸还主动提出了需要你的帮忙。给她竖起了大拇指。(对于孩子进步的行为及时鼓励。)
反思:1、自主这个词是星期六上性教育线下课时学到的,对我启发很大,如果什么事都能尊重双方意愿的话,这个世界将减少很多冲突与伤害。性教育课不是简单的防性侵教育,是人格教育,也是对一切自然发生的接纳教育,学得越多,越发先应该放下更多,接纳更多。自己的心态越开放,对孩子的教育越轻松。
2、正面管教不仅仅应该只针对孩子,对所有家庭成员都应该用正面管教的方式进行沟通。老公听到我和女儿的沟通,也受到了影响,也冷静了下来。当我对他没有指责的情况下他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和女儿道了歉说了对不起。女儿也很快原谅了他。
只是后续又发生了一次沟通不算愉快。老公和我说:怎么能让小小苗学会延迟满足呢。我说:你觉得刚才的事情哪里是需要她用到延迟满足吗?老公说:我就觉得她人来疯,一说修门铅笔一扔就跑过来。我说:那你对她进行了哪些正面引导吗?我就看到你对她做了反面榜样。老公说:我事后也很后悔。就像有时你也会做错。我说:我不是要指责你,就是希望你多总结,下次怎么做得更好。老公说:现在不想说这个事情。我知道做的不好,以后再聊。
我当时心情也挺不开心的。但是最近在看《亲密关系》这本书,书中正好也引用了《正面管教》的观点。错误行为背后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需要我们思考,尤其是发生冲突的时候,是因为内心的旧伤,让我们感受到自己没有价值感与归宿感的时候。我们都想通过证明对方是错的而来体现自己的价值感。(那老公也许因为不想感受自己作为爸爸发生的错误行为的痛苦而怪女儿没有延迟满足。)而往往指责让双方都不开心,都得不到满足。我们要想想我们要的是什么?我们要的是对方是错的,还是我们都是快乐的。那么冷静下来,我知道我刚才做了错误的行为,我指责了对方。那么我真实的目的是什么呢?我希望全家人都可以更好的教育孩子尊重孩子,多鼓励和引导孩子。我希望老公可以帮我更好的达到这个目标。这一刻,我没有力量感,我需要她人的帮助,我内在没有足够的安全感。我把力气都投射到了外部。首先我没有接纳他们现在的行为,没有接纳老公对孩子的方式,没有接纳公公对孩子的方式。(其实后来跟老公讨论的时候,我也有抱怨到公公午饭时一直在旁边提醒小小多吃米饭,明明小小苗吃的很好,还不停的说要是不吃米饭,菜也不要吃了。我希望老公可以多劝劝公公,不要这样要求孩子。而当时在老公听来也是种抱怨和压力吧,所以说不想聊)我还做不到对于发生在身边的一切事物泰然处之。当我看到他们不恰当行为的时候第一时间是觉得他们不对,心里不开心。直接想到的是制止,也没有在沟通的时候进行共情。所以家庭教育中我们只能不断提升自己,不断学习扩大自己容纳量。先做好自己这一部分。慢慢再把正面管教扩展到对待身边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