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察、分享
昨晚李老师直播3小时,主要带货,效果还不错。他做了自我觉察,回顾了自己的心路历程,有了一份超越,今早和大家分享。
1、做了很多,还是缺少了一份自信,一份霸气。
做了很多,才觉得自己值得拥有。(骨子里有一份骄傲,配得感低)
2、很多孩子学习上也存在这样的情况,认为自己只有做了很多才值得拥有。
3、骨子里还是不够自信,没有真正悟到、找到底层规律。
1)和牛人接触太少,没有看到别人重要的经验。路早就有人走出来了,自己还要“摸着石头过河”,主要还是不够信任,骨子里有自卑,特别是头脑里固定化的思维束缚了自己。找到牛人,把牛人的经验拿来用。
2)改变自己固定化思维,相信世上有牛人,承认自己做不到,向牛人学习。
3)有双慧眼,找到牛人。
牛人不一定有很高的学力,平凡的人有大智慧!(达妈)
4)一定要拿到结果。向牛人学习,关注牛人的自媒体,快速找到牛人的底层逻辑,快速转化自己去做到。
从知道到做到,还有很大距离。知道只是第一步,浅尝辄止没有意义。
4、学会学习是孩子终身的使命。
5、打胜仗,找到自信,带来积极情绪,持续努力。
二、排除干扰
1、明确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持续的努力+排除干扰=获得成功
2、排除干扰,最主要是:1)远离干扰环境,主动远离、趋利避害;
2)主动适应,培养抗挫折能力。
3)积极处理,拒绝无处不在的诱惑。
3、改善一点点就是改善一大半。
教育孩子需要“得寸进尺”。
4、从一而终,发现无数问题,不如先解决一个,从解决问题中找到自信。(画小圈技术)
5、孩子要培养归纳能力,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粗心背后往往是不够专注。
三、答疑
1、小朋友:读四年级,上课总是静不下心来,喜欢到处都摸一摸,爱讲话。
妈妈:老师反映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李老师:1)想摸东西没问题,很正常。可以摸一下,更重要的是比其他同学更会学习,找到方法把学的知识记得更牢固。
2)可以讲话,也可以好好听老师讲话,每天晚上把学的东西讲给妈妈听。
上课可以做些小事情,也可以做些更好的事情。
妈妈:孩子字写得龙飞凤舞的。
李老师:妈妈放下焦虑,急不得,不能急于求全。改变一点点就是改变一大半;买本字帖给孩子用。
妈妈:孩子每天和自己一起听直播。
李老师被小朋友打动,让妈妈给地址,要送一份礼物给他,让他数学更好。
听了这么多天直播,无论大人或孩子连麦提问,李老师总是能给他们赋能,从来没有负面东西,我真是太佩服了!
2、高二女生,觉得自己有点社恐,喜欢一个人呆着。成绩不好,有点自卑。有时懒惰,不爱动脑筋。
李老师:妈妈需要改一改,把负面词汇拿掉,不能给孩子贴这样的标签。
妈妈手机无法找到合适的地方固定下来,而且下课铃响了,妈妈说要出去,和李老师说好等女儿在家时再来连麦提问。
妈妈第二次看直播就连到麦了,直播间还有家长说看了几个月了,想连麦都没有机会。妈妈确实太幸运了!
3、四年级女生,自律性不好,回家老是说这个那个事没做完,妈妈听了很愤怒。
爸爸:孩子做作业时精力不集中,粗心。
李老师:1)妈妈用心感受孩子的需要,语速放慢下来,说孩子喜欢听的话;2)自己调整改变,多给孩子肯定鼓励;3)找到合适的方法调整,买个时间沙漏给孩子用。
李老师:注意力不集中是干扰太多,粗心背后是不够专注,没有拿到好的感受。
李老师又问妈妈:原生家庭父母关系如何?和父亲的关系如何?妈妈说父母关系挺好,自己是家里老二,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小时候感觉不被重视,爸爸总想要个男孩,自己差点被送人。
李老师:妈妈放弃完美主义,不要把对爸爸的期待放到老公身上,多和父亲连接,父女关系改善后对教育孩子有好处,否则孩子压力很大。
李老师请夫妻俩面对面站立对视一分钟,引导妈妈对老公说心里话,结束后夫妻俩紧紧拥抱。
妈妈说感觉很舒服,心里有种东西释放掉了。
这夫妻俩是“天下第一庄”的,因为有疫情都在家里没上班,一起连麦提问、一起学习,李老师又给妈妈指出了她的卡点所在,相信这对爱学习的夫妻和他们的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这个连麦给了大家很多感动,直播间有人留言说感动哭了,确实如此,我也情不自禁流泪了。李老师的直播间里呈现出这么温暖感人的画面,怎么能不打动我们的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