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朋友的女儿离家出走了。夫妇俩到处寻找,一夜没合眼,费了一番周折,女儿终于被找回来了。
可是,当心理咨询师问女儿为什么要离家出走时,她却说∶“爸爸妈妈不爱我,从没爱过我。”
夫妻俩听女儿这么说,非常伤心∶“我们为她付出这么多,她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们?”
朋友中年得子,对女儿宠爱有加,女儿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名牌尖货。但是他们平时工作很忙,没时间带女儿。女儿从小由保姆带大,朋友只有双休日的零散时间陪女儿。
女儿读小学的时候,保姆回老家了。女儿曾经一度哭闹着要和保姆一起走。
朋友这才意识到之前没有亲自带娃的严重后果,于是硬是把娃拦了下来。为了弥补缺位的家庭教育,妈妈还辞了职,全心全意照料女儿的学习生活。
尽管他们很努力,但是他们的亲子关系一直很僵,彼此之间的交流很少。
终于,所有的矛盾在女儿进入青春期后全面爆发。女儿一言不合,离家出走。
像这样令人唏嘘的亲子状况,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家长们全心全意为孩子“服务”,掏心掏肺,谁知到头来孩子一点也不领情。
2
为什么父母真心付出,孩子却如此冷漠?
既然从父母的角度百思不得其解,不妨让我们站在孩子的立场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很多时候,父母想给孩子的,并不是孩子心里想要的。
我们以为给孩子买了各种玩具,就能显示我们的爱;可是这孩子却更在意:“有人跟我一起玩吗?” 对于爱的表达,我们和孩子所理解的含义不尽相同。
孩子心中的爱就像一个百宝箱,如果你不想办法把它填满,他是不可能给他人以爱的,因为自己没有爱。
如果我们对孩子付出了很多,却没有正确的表达,就如同没有将爱准确放入孩子的百宝箱里,付出没有回应也就成了必然。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只有真诚显然是不够的,父母还需要学会以孩子能了解的语言来传达爱。
心理学家Gary Chapman博士在他的著作《爱的五种语言》中列出了孩子们心中五种爱的语言。
我们可以观察自己的孩子,看他们如何对别人表达爱。那就是他们爱语的线索。当我们能准确地判断孩子的爱语,就能更好地表达心中的爱。
• 肯定的言辞
如果你发现,孩子经常告诉你,你是多么好的母亲或父亲、你做事做得多好,或者他很喜欢你夸奖他,那么他主要的爱语就是“肯定的言辞”。
在孩子心中,肯定的言词意味着一种被看见,被了解。比如,我爱你、有进步、很高兴看到你关心他人……这些赞美和鼓励的话简单真诚,却能够使他们感受到被爱。
• 精心的时刻
如果你发现,孩子喜欢把父母带到他的房间陪伴他玩耍,或者和父母分享一些他心爱的东西,那么他主要的爱的语言是“精心的时刻”。
孩子心中的“精心时刻”就是要我们全心关注孩子,陪伴他喜欢的事。在这种时刻,他会觉得自己完全单独拥有父母,感觉自己真正地被爱。精心时刻也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方式。
所以,父母每天再忙,也要抽点时间陪伴他们,努力创造更多的一些精心时刻。有时候哪怕只有几分钟完全属于他,孩子就心满意足了。比如,和孩子视频聊天几分钟、和孩子一起吃顿饭,跟他一起运动,或者是看一场电影……
• 接受礼物
礼物是爱的视觉象征。特别是那些经过精心准备、赋予了特定意义的礼物。
如果你发现,孩子总是记得一些纪念日,喜欢送人礼物,而且每次送礼物都会精心包装,郑重其事。同时,他也会很好地保存自己收到的各种礼物。由此推测他主要爱的语言,大概是“接受礼物”。
在节日或孩子生日送一份礼物,他会有一种被重视,被关爱的存在感。礼物不一定要很贵重,只要用心就能表达你对孩子的爱。一个生日蛋糕、一支彩色笔、一个毛绒玩具……这些都可以给他惊喜和爱意。
• 服务的举动
如果你发现,孩子总是喜欢试着帮助其他人,比如主动帮父母做家务,他主要爱的语言可能是“服务的行动”。
父母帮孩子做一些事,这些事情可能并不需要你花很大力气,关键是了解他希望你为他做什么。
当然,服务的行动也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不断改变,掌握好尺度。
比如,孩子小的时候,你可以帮他洗澡、盖被、帮他拿高处的玩具、和他一起完成手工……他们会觉得自己是被支持的,被关爱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我们就没必要帮他做。
如果过早结束为孩子爱的服务,孩子会以为你不爱他。当孩子需要的时候,我们还是要伸出手去拉他一把或扶他一把。要知道,孩子正是在父母对他进行爱的服务过程中学会了爱的付出。
• 身体的接触
如果你发现,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喜欢手臂和肩膀都和他们紧紧靠着,喜欢父母抱抱亲亲,那么他主要爱的语言是“身体的接触”。
许多研究表明:经常有身体接触的孩子,比那些长期无人理睬的孩子更加容易发展出健全的感情生活。尤其是0-3岁的孩子,对身体的接触是非常渴求的。
亲一下小脸、拍一下肩膀、拉一下手、点一下鼻、摸一下头又或者是来个拥抱,这些身体的接触都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孩子感受到了被爱的温暖。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每一个小孩都有自己接收爱意的方式,而我们做父母的只有了解和掌握他们独特的爱语,才能更好地传达我们的爱。
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对于爱来说,就只有两件事情:付出爱和接收爱。如果我们感受不到爱的流动,往往是因为我们跟孩子的爱语不匹配。
让我们一起学习这五种爱的语言,让爱在心间流动起来吧!
推荐电影∶《帕丁顿熊2》
真人动画片《帕丁顿熊2》讲述了布朗家的小熊帕丁顿为了给露西婶婶准备100岁的生日礼物而引发的一连串故事。
有人说,这是一枚又哭又笑的催泪弹。的确,观影的一个多小时里,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时而被帕丁顿的呆萌逗乐,时而被他的善良暖化泪目。影片每时每刻都在向观众传递一种正能量,让人倍感世界美好。
影片的看点很多,比如人性的善恶,人情的冷暖,最让我触动的是帕丁顿有一颗温暖的爱心,而且他非常善于表达爱。正如布朗先生所说,帕丁顿能在每个人身上寻找到善意,所以他到哪儿都能交到朋友。
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启发,就请顺手点一下“❤”,或者关注一下再走啦。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