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看到网上说断舍离,我没有真正的研究过这“玩意”,大概的意思是提倡舍弃一些可以不需要的东西,提倡极简化生活。
我也觉得断舍离很有道理,因为自己的家里,各种抽屉里面堆满了东西:上次买手机壳店家送的手机防爆膜、两年前买的空调赠送的香薰、三年前买下的练字帖和两年前买下的彩铅绘画套装…数不清的这些小件物品在家里占据了大部分的收纳空间,而我总觉得他们有朝一日会派上用场的,一直舍不得扔掉他们,为了不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对自己曾经不小心扔掉了一件“可用之物”而需要耗费财力或者物力再次购买所懊恼。
就像以往会嫌弃妈妈会经常囤下买东西留下的塑料袋等“垃圾”一样,没想到我只是“打开方式”不同而已。
这些被我囤下的东西,真的是我真正需要的吗?
公司年会抽奖的时候我抽中了一个智能音箱,可是家里已经有了客厅的小爱智能音箱和房间的天猫精灵,新的这个暂时派不上用场,但是我想着万一哪天旧的音箱坏了我就可以用上了,所以拿回家放在了柜子里。结果两年时间过去,这个智能音箱还躺在柜子里,连包装盒都没有拆掉…
刚刚住进新房的时候,想象得特别美好,在家里光源充足且完全满足使用需求的时候买了一款落地灯放在沙发旁边,幻想着在柔美的落地灯的映射下,能够在夜晚享受黑夜和微光交织的美好生活。然而实际上对于被工作折磨得麻木不仁的我来说,昏暗的环境似乎不太适合目不转睛刷手机的我,于是落地灯一年内被打开的次数少之又少。
周末去逛超市囤了一个星期的蔬菜,买了一大堆的食品,想要给自己每天健康的饮食。然而对于白天上班晚上还要开会加班的我来说,一个月过去之后我只能将已经变质坏掉的食品从冰箱拿出来统统倒在垃圾桶里…
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非常丰富,便捷的购物环境,让我们想要一件东西就能马上得到。这种在不断被满足的物质欲也在不断的膨胀,我们很多时候根本分不清我们是否真的需要这件东西,在头脑被欲望冲昏的时候就已经在手机上下了单。东西越堆越多,然而我们总是会不断的出现需求和欲望,于是我们继续购买。
我记得在我还小的时候,那时候物资没有现在充裕。有一次,临近过年的时候,看到别人家小姑娘都已经添了新衣买了新的好看的发卡,我也找妈妈哭着闹着也要漂亮的发卡。妈妈正为了置办年货但手头发紧而无计可施,所以我的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后来,我妈想了个办法,把我之前用过的只有夹子本身的发卡拿出来,再不知从哪找来一截红色的绸布,剪成一簇,给我用针线缝在了夹子上,于是我便得到了一只美丽且独特的发卡。年少无知的我,只知道那只发卡让我度过了一个美好而洋洋自得的春节。
相比现在唾手可得的物质需求,这种自己亲手制作和完成的物质似乎更能够给生活带来色彩。在你想要购置一件东西的时候,多想想是否真的需要,或者是否有其它的替代品,这样很多东西就不会不会被闲置和浪费。
断舍离不是一种刻意的丢掉东西造成一种空的状态,而是一种控制物质欲望的生活态度。人的物质欲望是永远无法得到满足的,而我们要做到不会迷失在杂乱的物质世界,让有限的物质被我们所用,从极简的生活中寻找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