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体与群体,看处与非处。

某天晚上,一个不熟的男性朋友发来微信,准确点说,应该是网友,从来没见过面。

链接的文章我没太看懂,也不知道什么是“格雷欣法则”,文章大意就是通过对历史货币流通和迭代的阐述,来影射对处女与非处女的偏见。

然后,他问我怎么看?

我仔细想了一下,觉得这个问题挺复杂的,所以没有直接给出正面回答,但是他却直接抛出了一个结论。

“我觉得不是处女娶了吃亏,除非她倒贴钱。”

说实话,当时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特别想把他拉黑。一个男生毫不掩饰地说出这种话来,太掉价。

可是转念又想,他倒是坦诚。

我们无法阻止别人带有色眼镜去看待一些事,但可以尽量让自己客观、开阔地去看待别人。

比如,我会想,如果他是一个处男,对自己有着明确的坚守和底线要求,那么用同样的标准去要求对方,又有什么错呢?

这是个体个体。无可厚非。

但其实现在社会上这种偏见更多的,是群体对群体。

一群“大男子主义”的男人,给那些非处女的女性群体贴上“不贞不洁”的标签。

这未免有失公正,因为性这件事明明就是发生在男女之间的啊。

处女到非处女,事件本身就要有男人的参与,但男人却反过来抨击这种事情,合理吗?

尤其是那些性经验极其丰富的男人,却说着非处女不娶的,这不是双标是什么?

如果你不是处男,有什么资格要求对方必须是处女呢?

渣女当然也是有的,但是这不应该靠有没有发生过性关系来判断,与爱的人发生关系是美好的。况且在男女关系中,总觉得这种事情往往是男生的需求更迫切一些,女生更多是抱着牺牲成全的心态吧。




总之,概括一下我的立场是:

在相同标准下,个体对个体有所要求很正常,看不惯也不必攻击,否则反落人口实。

群体对群体不能一概而论,因为这种事本身就是发生在男女两组群体之间的事件,但双标就很让人恶心。

至于个体对群体嘛,其实根本没必要。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就够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次的分享遗失在岁月的烟海中。 #第二次晨会分享#今天晨会感受:1.不忘初衷。我们要遇见更美好的自己,那就不必在...
    高钰珂写作教练阅读 1,535评论 0 3
  • 2013年,曾在中国的南海城市深圳做照明产品的大卫,带着对照明行业的憧憬,回到家乡西安,本想在西安继续投资照明行业...
    唯一轮明月阅读 269评论 0 0
  • 文:创业人张涵 2016年9月,《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出版已经九年。他的作者罗伯特·杀因费尔德,美国畅销书作家。这...
    dfbc10ae5419阅读 2,295评论 3 2
  • 它分为抽象建造者(Builder)角色、具体建造者(ConcreteBuilder)角色、导演者(Director...
    慶孟國阅读 236评论 0 0
  • 【原创】 狮子和狗正在河边玩。 玩着玩着,他们嗅到了骨头的味道。 两块骨头,一块在东边,一块在西边。 狗好开心,不...
    琢爱舟阅读 327评论 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