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最伟大的爱——就是父母的爱。
这无可争议,无可辩解的。
首先,我们未深刻了解跳河少年的事实真相,也不应该指责这位母亲的家庭教育。
片面的指责,对于刚失去儿子的母亲,有失公平。
对于少年的跳河,孩子和母亲之间肯定存在了一定的问题争执,并且肯定是激烈的,不然孩子不会做出这么疯狂的举动。
就单纯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母亲对于孩子的沟通方式一定存在着问题。
但从情怀的角度来说,更应该指责的是这个少年。
从跳河视频的角度分析,无论少年是不是真的要自杀,但对母亲做出这样的激烈行为,这已经大大超出了家庭教育的范畴。
一个十七岁的人了,对于自己的主观意识,虽然不成熟,但已经独立了。
父母的教育即使出现了问题,那也是仅仅在孩童时期造成影响。
随着长大接触外界机会的增多,个人已经产生了主观的学习意识。
除了家庭,学校和社会已经在用现实来指导他的人生观了。
并且会告诉他外界的生活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比起家庭的教育,外界的更加刻苦铭心。
很显然,在现实的社会中,少年没有学习到坚韧,自信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用年轻人的疯狂果决,结束了自己尚未绽放的生命。
悲剧的发生,总是让人惋惜。
可对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这种沟通的微妙感觉,我们又该怎么去相处呢?
给父母的一些建议:
一.学会聆听孩子的心声。
对于父母应该当一个好的听众,给予孩子时间。让其充分表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
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强加于孩子接受说教,这样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应从个人的角度去指导和建议。
三.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应强加在孩子身上。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他的人生对这个世界有着他的使命和意义,应给与他们尝试更多的机会,来立足这个社会。
四.不用逼着孩子成为世俗中的第一名。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果兴趣使然,你的孩子会把自己兴趣做到极致,得到大众的尊重和认可。
五.禁止打和谩骂孩子。
不要粗暴的给孩子的问题下结论,暴力和言语刺激会让孩子感觉不到爱。父母的爱是最原始的,也是最纯净的,只有拥有了它,才会学着去把爱反馈给社会。
六.不要让孩子对亲情形成逃避的状态。
父母和孩子之间不能正常沟通,孩子就会产生逃离,封闭的状态。
孩子对于父母尚且这样,可想对于社会孩子亦会如此。
七.不要用过激的行为来逼迫孩子做出选择。
一味地使用手段来让孩子做出选择,这样就会透支亲情,让孩子对亲情产生失望的状态。
八.认真的和孩子谈论生死。
对于孩子健康成长,其他的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给孩子的一些话:
万千父母对于孩子都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教育偏差,看到的,听到的,我们都身处其中。纵观这些问题都存在着,更多父母也不会去改变。
可是作为子女的我们请记住,这是生我养我的人。对于他们,我们没有任何的理由和借口让他们造成身体和心理的伤害。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
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