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你还发不发呆啦。”一位爸爸一边咆哮,一边在抽打孩子的声音。
"不发呆了,不发呆啦,呜呜呜~~~~。”一个男孩,一边撕心裂肺的哭泣,一边回答的声音。
“跟你说了多少遍啦,订正了还错,你长没长脑子啊,你TM脑子想什么的呢!”一位妈妈一边责骂,一边拍桌子的声音。
“我知道了,知道啦,呜呜呜~~~。”一个男孩,一边大哭,一边回答的声音。
类似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晚上都能听到,因为住的房子是老小区,所以隔音效果不是很好,几乎每天对面楼里的一户家长教育孩子的对话都能听到。
我是一个8岁孩子的妈妈,昨天听到那个爸爸抽打孩子,孩子哭的那个惨烈的叫声,实在忍不住了,我拨打了110。我对110说:“警官你好,这里是****小区,我家对面有一户家长教育孩子不得当,打孩子打的太惨,请你们出警来教育一下家长吧。南京这个月才出现了一个18岁的男孩就是因为天天被父母责骂,最后跳楼的事情,现在这个孩子还小,这对父母这样天天打骂孩子,等到孩子有天长大了,他们打不动了,最后孩子用一种极端方式回报他们时,到时哭的就是这对父母了,你们来管管吧。”挂完电话后,心里很心疼这个孩子,尽管孩子做作业能让家长气的肝疼,但是打骂并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呀。
开学没多久,全国多地已经出现了多起孩子和父母因为争吵一言不合就跳楼自杀的悲剧,在这里不想评述咱们的教育体制,但是现在孩子的抗压能力的脆弱,父母教育的方式的粗暴,都是让亲子关系变的越来越紧张,这也是我们每个做父母应该反思的问题:如何来教育我们的孩子们,防止他们走向极端呢。
来看看青少年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怎么说的:
“发生自杀,它有二种,一种就是说他出现了抑郁的症状;还有一种呢可能就是因为冲突,然后赌气。我个人觉得是这样二个问题来处理。
如果是抑郁的问题那就是学习压力大后导致的一种生活无趣,没有意思,然后选择自杀,这种它实际上是孩子缺少全面的发展。比如说运动、艺术等等,如果一个孩子爱好广泛,尤其爱好运动的孩子,他不会轻易的遇到挫折后就选择自杀的。
所以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父母要有意的培养孩子的一种意志力,那么这个意志力的培养可以是从小养成运动的习惯或者扩展孩子的兴趣爱好,因为一个人爱好越多,好奇心会越多,他的心就会越开阔,视野也会开阔,也就越不会走向极端,所以这是针对刚才讲的第一类问题的解决办法。
那么第二类一般是赌气,赌气往往都是和父母发生冲突。比较重要的冲突一般都是关于学习上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他是很艰难的,但是父母又有过高的期待,因为在这种不对等的状态下,矛盾和冲突就容易产生,所以化解这样的矛盾是父母应该调整的问题,而不是孩子,孩子要调整的是学习的方法,父母应该调整的是心态。
特别建议孩子在初中这个阶段,父母真正关注的不是他的学习,而是孩子的乐趣是什么和他未来想做什么?也就是说你要帮助孩子找到他自己的价值,而不是简单逼迫他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因为孩子当他找到自己的价值的时候,他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能够感受一种快乐和成功,他就不会和父母发生那种势不两立的对抗情绪。
同时做父母的也一样,当孩子已经有了压力感,烦躁的时候,你不能够在这个时候以最简单的方式去刺激他,而是用一些言语上的理解去鼓励他,和孩子一起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不是让孩子孤独的去面对问题。
解决第二类的问题,往往是父母和孩子冲突导致的,在孩子最难的时候,我认为最最重要的是你要做孩子的朋友和一个能帮助他的人,而不是做他的领导,成为孩子的对立面,不要逼他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而是通过一种温和的方式化解矛盾和冲突,让孩子在一个平缓的状态下度过心理最艰难的时期。
写到这里,真心希望每个父母都能好好认识自我,好好爱自己的孩子们,用爱去呵护他们,而不是用棒子,为人父母不断学习,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