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有很多事情是无法理解的,就像有的人明明有条件吃好水果,却偏偏自降身价始终执着于捡拾那些表皮溃烂、果肉发黑的烂水果。他们把烂果子捧回家,摆在精致的果盘里,日复一日地品尝,反倒越吃越上头,沉溺在这份怪异的 “美味” 里无法自拔。
旁人不解,为什么对烂果情有独钟?可当事人却不这么想,他们总说烂水果 “有味道”“够特别”,甚至把这份 “偏爱” 包装成独特的品味,仿佛能从腐烂中品出旁人不懂的 “深刻”。
可水果为什么会烂?除了运输途中的磕碰、保存不当的损耗,更多时候是烂水果不介意被所有人反复触摸、随意揉捏的结果导致它成为了烂果。偏有人就爱这种 “烂果子”,还把它当成宝贝一样宠着。在他眼里,烂水果的霉斑是 “独特的花纹”,发酵的酸味是 “浓郁的香气”,哪怕果肉已经发黏,也能找出 “软糯多汁” 的借口。
更可笑的是,烂水果也摸清了主人的心思,它知道自己只要乖乖待在果盘里,主人便会对它爱不释口。它仗着主人的偏爱而暗自得意:“你看,就算我是烂果,也有人把我视若珍宝,阳光晒不到我,因为主人怕我 “晒伤”;高温也热不到我,因为主人会给我 24小时的冷气伺候。”它浑身散发着腐臭的气息,却悠然自得,松弛感十足,完全忘记了自己本来就是烂果子一枚。
主人沉溺在一种 “捡漏” 的错觉里,以为自己发现了别人不懂的 “美好”,对这烂果子用情至深、体贴入微。烂果子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主人给它的优厚待遇,因为它心里明白,只要它对主人巧言拿捏,这些便唾手可得,因此烂果子也愈发膨胀起来,在果盘里上蹿下跳,在主人家神气十足、毫无礼数。主人似乎也是吃烂果子被降智了,眼里只有烂果子的好,更离不开这口腐臭之味。
就像生活里有些人,明明有条件去结交真诚正直的朋友、选择积极健康的生活,却偏偏对那些虚伪自私、满身陋习、颇有心机城府的人趋之若鹜。他们把对方的敷衍当深情,把对方的算计当智慧,甚至为了维护这段扭曲的关系,疏远真正关心自己的人。而那些被他们视若珍宝的人,就像烂水果一样,仗着这份偏爱肆意消耗,最终只会把他们的生活拖进腐烂的泥潭里。
烂水果终究是烂水果,再怎么擦拭、掩饰,也改变不了腐臭的本质;不值得的人终究不值得,再怎么迁就、讨好,也换不来真心相待。与其在烂水果身上浪费时间,不如把精力放在新鲜的事物上;与其执着于错误的人和事,不如及时止损,去拥抱真正值得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