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喜韶华》第一章:漫天晚霞的傍晚
每当我回溯往事时,那几段最美好时光的场景里,总有阳光的参与,甚至是大片大片的阳光。我高中生活的“发端”也不例外:开始于那个满眼金辉的暮夏傍晚。
尽管我改了很多年,尽管那个傍晚我奋力赶路,可我还是迟到了。
我穿了当时家里能找到的最体面的衣服:一件半旧长袖白衬衣,一条略带褶皱的旧西裤,衬衣下摆并未折进西裤裤腰里,因为我当时穿的鞋子提醒我不能太跌破我的“审美底线”:我穿了一双黑色漏趾凉鞋,一双脚指处即将破洞的黑色丝光袜子。凉鞋上的“苍耳”粘扣也快“失灵”了,粘不太住,有点往外翻。在我看来,衬衣下摆折进裤腰的前提是起码要穿一双皮鞋。
我两手各提了一个白色“蛇皮”口袋,里面装的主要是我的铺盖卷儿。我的这身行头里,唯一还算“入流”的是我背上背着的旧黑色双肩背,这是在城里开影楼的大姐给我的。
如果这身行头进了高中校园直奔男生寝室也还算“不失颜面”,但当我这个因迟到错过了直奔寝室机会的人走进校园后,门口保安一番询问姓名班级的同时,他居然直接领着我走向正在参加拔草劳动的、属于我的新班级:高一(2)班。这让我着实感到了十分的“丢面子”,我一身窘态、硬着头皮,无奈地走向我的高一班主任:敖老师。那个傍晚和丢人一样印象至深的还有那满世界金灿灿的阳光以及那群蹲在满世界阳光里拔草的少男少女们——我高中的新同学们。也有人好奇地抬头看看我,和旁边的人窃窃私语几句。
后来不管我怎么搜肠刮肚式回忆,我的这个“出场仪式”里都找不到一点儿关于琳子的记忆,兴许当时尽顾着“羞涩”了,一时注意力不及;或许是琳子当天也如我一般迟到了,根本就没有出现在这片阳光里。
敖老师用平静庄重的目光看了我一眼,然后冲人群里正在拔草的一位帅气的男生“命令”道:“杨向军,你带他去你们寝室找个铺位安顿一下!”“好的!”杨向军说着起身走向我,冲我一笑。“我们走!”他热情又温和的边说边伸手接过我的“蛇皮口袋”。
我被“温情”到了,也突然生发出些许自卑感,这小伙子也太帅了:麦子色皮肤、匀称的身材,看起来健康而有活力;干净蓬松又有型的头发、浓浓的剑眉、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这份帅让我一下子有点儿相形见绌了。更要命的是,他打扮得很符合我当时审美里的潮流感:靛蓝色衬衣下摆折进白色修身西裤里,一根黑色新皮带,一双锃亮的黑皮鞋。英俊的脸庞、健美的身型和“时髦”的打扮,再配上看起来这么友好的个性,这真是让我的自卑感在心里上下翻腾。幸好,我彼时尚且算得上“瘦高”,一点儿海拔优势让我得了一丁点儿“安慰”。
有人说,过于关注外表是内心浅薄的表现,那可能我从那时起已经开始浅薄了,直到现在。不过我并不认为自己有多浅薄,从那时直到现在。
我的高中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始于一个满世界金色阳光的傍晚,那个傍晚不记得有琳子却出现了让我既感激又自卑的杨向军;那个傍晚我因为第一次离家住校,又因为还没有看完电视剧《水浒后传》就赶着来参加军训提前开学,也因为被迫离开中考后近三个月的安逸舒适的暑假,所以从那个傍晚开始我伤感不已。我羡慕那些不用上学可以继续待在家里安心享受暑假并看电视的人。这份伤感一直笼罩着整整一周的军训。对,那个傍晚的具体时间是2000年8月23号,整整20年后的今晚,我写下了上面回忆录式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