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那盘磁带,第一句是what's up (有什么事),第四句是nothing much (没事)。作为听了几百遍那个磁带的人,我当然就记住了,还能模仿说的人那无比夸张的语调。大学的时候纽约朋友Calvin一见面就会和我说what's up,其实那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但一开始我不懂,每次都一本正经地回答他nothing much。不过他比较大条,对此没什么反应。时间久了我知道,说个good就行了。
前两天当当网上很多书半价,我就借机会买了很多平时喜欢又舍不得下手的书。快递哥抱着大书箱问我:你看的完吗?整理书的时候我也有疑惑,但终究还是更多地觉得快乐。因为我喜欢它们。就像西城男孩的音乐,要义并不是计划一天听三首,几天听完。我觉得开心或是不开心的时候,都可以拿出来翻一翻。看着那些东西我觉得满足,这就非常好。我也想过做一个计划,让这些书都能在某个时间点之前读完。但是仔细再想想就觉得没有必要了。本身我看书就是觉得开心才去看,如果这些成为了负担而不是乐趣,也许以后我再也不会去买书看。即使是必须要看的,恐怕我也会未看先吐。
由此我想凡事都需要兴趣,有兴趣了才能事半功倍,学语言和看书一样。因为好奇和快乐,所以才会愿意去了解更多。如果是一味地追求“成就”,压力就会大一些。其实如果你一直保持兴趣,每天进步一点点,所谓成绩不过是水到渠成而已。玩游戏的人,因为喜欢游戏,所以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玩得就非常好。生活中有很多好玩儿的事情,但是现实的压力和要求让它们变得沉重了。就像学语言,本来就是为了认识更多的朋友,多了解一些不同的文(美)化(食)。结果终极目标变成了“必须考到XX证书”,事情立刻就变味儿了。
很多的培训机构为了宣传自己的教学成果,当然有必要说“我们这个地方有XX位学员都考到了XX证书,通过率是XX%”。但是我们面对自己的时候可以不必这样。顺着自己的兴趣走。先从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入手。即使面对自己不愿做而不得不做的事,也可以全情投入、发掘其中的乐趣。真心对你好的人一定希望看到你快快乐乐地做事情,而不是一味强求你马上获得什么结果或是根据你的表现评判你到底有多少能(潜)力。做得开心,表现就会好。凡事由兴趣开始,才会比较容易深入下去。
当你的了解足够,对事情愿意进一步深入的时候,再定一些小目标,效果就会比较好。因为那时候你对自己有信心了,就会愿意多做尝试,并攻克一些难题、克服一些困难。
学习语言也是一样。面对一门并不熟悉的语言或是话题,你一开始就告诉自己,我必须要考过专业X级。然后拿起专业教材,逼迫自己,每天学习5个小时拿下它。放眼望去全是生词,偏偏第一课还是你最不会的。可是在你的计划中,要最先拿下的就是第一课。上面写着“不拿下就不能吃饭”。我的天,这要怎么办。这样的方式,撑不过一礼拜,你断定“我天生就不是这块料”。
事实上,即使是你最不熟悉的教材。你也可以先整体地翻一遍书,挑自己最感兴趣、最容易记住的东西开始看。看到一点就争取马上能用。比如我家的整理袋上至今还贴着我初中时候写的“trousers(裤子)”。这样让人开心,也让语言变活了。
很多东西都是活泼的。也许高中数学告诉你运用A方法去做第一题,就会得到结果X。如果没有得到X,就是算错了。但是生活并不是这样。
生活没有一百分,也没有完美。但是生活有快乐,有新鲜,有幸福,有满足,当然更有失去。所以并不存在所谓完美的学习方法,只要你觉得开心快乐,那就很值得。人生难得走一回,尽兴才好。所谓的天赋,不过是学习的时候感觉兴趣盎然、有收获,愿意了解更多而已。而这样感觉,每个人都是可以找到的;只要你的切入点是对的。如果一味地比较,想着自己在这一方面还有很多地方不如别人,可能短期内赶不上,那就会比较痛苦。虽然我们成长过程中面对很多排名和分数,当然还有由此带来的表扬批评以及别人家的孩子;但是快乐是自己的。别人的满意和开心会影响我们的心情,但是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可以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协调自己的快乐和他人的需求,从而达到一种平衡。所谓过去那些类似“你就是没有张三聪明,学得都没人家快”的激励方式,或许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我们除了接受别人的帮助和教育,也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知道什么适合自己,也适当屏蔽一些对自己没有帮助的东西。如果你坚定信心要往前走,没有人能拦得住你。
当你找到了兴趣,你就会自觉地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法无定法。许多书宣称,你只要看了这一本,就会更快乐。但事实是,任何的提示只是给你打开一扇窗,让你看到更大的世界。世上没有一本最好的书,也没什么标准答案。而我们要做的,不过是沉浸其中,自在满足。至于好坏纷扰,在坚守底线的前提下,就留给别人说吧。好的外境让人感到快乐,但境会随心转。内心满足的人,也更容易和外面的世界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