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爸爸带着我们,根据路途情况,随时更改路线,大路小路,路路通畅,不到十一点,就早早到了老母亲家。
半路上给二姐打电话,如果她在家,就去她家吃中午饭,下午去看望老母亲。没想到二姐太忙,也是接连走亲戚,那我们就直接走乡串村,早早到达。
家里的院子,春节时一个念头起,一铲子泥土动,终于把老哥念了许久的院子改造启动。经过老哥和嫂子几个月努力,目前基本成型,现静等沉淀,待时机成熟,做铺面工作。
竹林下没种植的农田里,几位小朋友坐在那里玩。“你们在野餐吗?哪位是小涵?哪位是小飞?”大姑娘懂得害羞,不似以前那么爱说,小姑娘叽叽喳喳,纷纷介绍谁是谁。随后一位接一位,把袋子里的枇杷捧着送上,幸福感爆棚,约一起去摘枇杷。
村里一户人家,以前栽了一块农田的枇杷,现均已长成大树,每年会结很多枇杷。刚出去前几年,还时不时回家来,管理除草施肥采摘,近几年很少回来,枇杷树成了村里福利,村里村外人家,枇杷熟了季节,纷纷提上篮子背上背篓,带上梯子钩子,纷纷享受采摘乐趣。
午饭后,太阳正盛,老姐说,快去摘枇杷,叔叔都扛着梯子去了。原来堂妹带着孩子和同事回乡,体验乡下采摘乐趣,叔叔勤劳能干,上山捉鸟下河捕鱼,样样都是能手,采摘枇杷更是一绝。虽然年纪大了,却不输任何年轻人。
邻居姐姐看到了,也搬出自己家里的梯子,带上铁钩子,加入到枇杷采摘中。架好梯子,小心翼翼顺着梯子爬上树,眼睛在树冠下扫视,哪里枇杷最黄,哪颗枇杷最大,铁钩子就伸向哪里。
树太大,树冠四周伸展,看中的目标,使劲往身前勾,总是差那么一点点。人在高空,份量太足,生怕一不小心用力过猛,把枇杷树枝踩断。头顶的阳光热情似火,枇杷树的毛毛太多,站在枇杷树上,只想坐着吃饱即可。

叔叔和堂妹先摘满回家,邻居姐姐也摘了一背篓回家,由于我的懒惰,背篓才一个垫底。
实话实说,没管理的枇杷太小,贵在纯野生绿色水果,个小却甜。享受采摘那份乐趣,摘很多储存没必要,长在树上,太阳多晒晒,糖分更高更甜。
摘摘吃吃,背篓里始终垫个底。村里又来了一家提着桶子摘枇杷的,其中一位小姑娘问我多少岁?先让其猜猜看,随后告诉小姑娘,十八岁。小姑娘表示,打死也不相信我才十八岁。
哈哈哈,不管几岁,还可上树摘枇杷,也可就地坐树下吃个肚儿圆,只要心态永远十八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