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从优秀到卓越》作者是〔美〕吉姆·柯林斯,柯林斯早年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并获得杰出教学奖。1996年,他回到家乡科罗拉多州的博尔德市,创办了自己的管理实验室,与各种企业和社会机构的领导人一起开展对商业生活的研究。曾在默克公司、星巴克、时代明镜集团、麦肯锡公司等世界知名公司任高级经理和CEO。 他的上一本书《基业长青》是公认的一部经典商业著作,是一本超级畅销书,揭示了公司保持卓越的秘诀,重印近百次,被译为16种文字在全球发行。他的著作被《财富》、《经济学人》、《商业周刊》、《今日美国》、《哈佛商业评论》、《产业周刊》、《Inc.》等杂志广泛报道,引起巨大反响。
【本书简介】
《从优秀到卓越》本书一共307页,整个研究项目的焦点在于,如何将一个优秀的组织变成一个能创造可持续卓越业绩的组织。 本书从研究的目的,“卓越”的定义,挑选卓越公司,与什么比,描绘并分析对于那些业绩平平的公司,优秀公司是怎么实现向卓越公司跨越的。通过深入研究,仅仅只有11家公司符合“长期平庸”“变得卓越”的严格标准,并且实现了从优秀业绩到卓越业绩的跨越,将这些卓越的公司与那些实现跨越但并不能持久的公司和未能实现跨越的公司进行对照、分析,得出普通公司公司是如何走向卓越,他们之间有没有共同的模式和关键要素。柯林斯深入研究了在这11家企业到底做了什么,让它们实现了从平庸到伟大的飞跃。
【内容的开始】
一个企业如何从平庸走向卓越?
柯林斯提出了一整套观点,“只要采纳并认真贯彻,几乎所有的公司都能极大改善自己的经营状况,甚至可能成为卓越公司”。从优秀到卓越的答案"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普遍适用于任何机构。"
柯林斯因为好奇心开始了卓越的研究。
总共挑选了28家公司。11家实现从优秀到卓越跨越的公司,11家直接对照公司和6家未能保持卓越的对照公司。这些公司有哪些共同点令它们区别于对照公司。
研究方法的核心,就是将实现跨越的公司与对照公司进行系统对比,并不断保持询问:“二者的不同点在哪儿?” 柯林斯和他的研究小组用了五年时间,对1965年以来《财富》杂志历年500强排名中共1435家企业进行了研究,阅读并系统整理、记录、创建、收集的大量的文章、专访内容和电脑数据,进行了大范围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实现跨越的公司不仅仅关注做哪些事才能成为卓越公司;它们同样也关注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应该停止做。总之,卓越并非环境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种慎重决策的结果。其实这也符合我们的常识,毕竟能改变企业命运,实现逆袭的毕竟是少数。他提出从优秀到卓越的框架:训练有素的人,训练有素的思想,训练有素的行为。
一、第五级经理人
柯林斯把从优秀到卓越的第一要素归结为“第五级经理人”。认为企业实现"从平庸到卓越"的蜕变,第五级经理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五级经理人是指将个人谦逊品质和职业化的坚定意志结合,建立持续的卓越业绩的企业领导人,他们个个具有雄心壮志,永远把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很少计较个人得失,立志献身于组织。
二、先人后事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人选,然后再决定发展方向和战略:上车、合适、下车的原则。
大部分企业和团队是先制定好一个新的方向、远景和战略,然后找到合适的人,再朝这个新的方向前进。柯林斯发现实现卓越的公司都是等召集到合适的人才之后,领导人创造合适的环境,这些人组合在一起就能够找到合适的方向,设计合适的路线图和行车计划了,自然就知道应该往哪里开了。那么衡量某人是否合适,主要看其内在性格特征和天赋能力,并不是专业知识、背景或实际技能。
三、直面残酷的现实,但决不失去信念
柯林斯在书中引用丘吉尔的话“事实胜于美梦”。他非常赞同丘吉尔这种随时随地把握事实,弄清问题真相,并以此进行判断的领导力。只有如此才能让企业避免对自身估计不足,最终被时代淘汰的命运。他给出了4点建议:
1.领导应多提出问题,少要求些答案
2.要对话,要争论,不要强制
3.作彻底的事后分析,不要互相指责
4.建⽴“红旗”机制,让重要信息不被忽视
直面现实的前提是我们需要营造一个能够了解现实、真相的环境,同时诚实的接受和面对它,不悲观也不乐观,而是客观。
四、刺猬理念(三环理论)
柯林斯根据刺猬理念提出了三环理论:每个实现跨越的公司努力寻找的核心竞争能力并不是由随意的简单观念堆砌,而是对以下三环交叉部分的深刻理解。
刺猬理念的核心内容就是将事情简单化,将复杂的世界简化成单个有组织性的观点。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每天从接受的信息太多了,诱惑也很多,导致人无法集中精力去处理一件事。这就需要我们像刺猬一样锚定一件事,将复杂、多变、冗长的东西优化到最简单的操作方式,与此无关的东西全部剔除掉。
三环理论对于没有头绪的人非常实用:从你心底去发现什么事是可以让你充满热情,在这件事上可以让你变为优秀直至卓越,并且可以给你带来持续的、丰厚的收入,满足你的生活或者人生所需。
五、训练有素的文化
所有的公司都有企业文化,常规的企业文化可能带来有效的管理价值或者经济效益,而训练有素的文化定能够带来高效的管理价值和经济效益。柯林斯在书中说到:拥有训练有素的员工,不必设置等级制度;拥有训练有素的思想,不需要设置层层科室;拥有训练有素的行为,不需要过多的控制。把训练有素的文化和企业家的职业道德精神融合在一起,可获得能创造卓越业绩的炼金术。当企业组织或者个人能够把意识和行为能够无限的让他们去趋近于统一,这种力量的背后就是释放人的天性,释放人性原则下的自由与责任去激活人的主观善意和自驱力,最终形成高效的执行力文化。
六、技术加速器
实现跨越的公司把技术当做发展势头的推动力,而非创造者。真正的问题不是“技术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而是“那些优秀公司和卓越公司对技术的看法有何不同”。实现跨越的组织避免对技术的盲目狂热和追赶潮流的做法,而是领悟到技术如何服务于公司三环理论思想,精心挑选技术,并且在公司取得突破性进展后,它们就成为技术的先驱。只有领悟到如何把技术运用在三环连贯成一体的理念时,才有可能成长为一个卓越的公司。
七、飞轮和厄运之轮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企业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都是经过了大量的积累,在有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的变革。“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积累到突破,坚持到底的转变总是遵循一个能够预测的模式,转变的过程好像无休无止地推着巨轮朝一个方向前进,累积的动能愈来愈大,最终在转折点有所突破,一跃而过。实现跨越的公司的决策者们通常在转变过程之中并不能意识到转变的伟大意义;只有事后回顾时,转变的伟大之处才变得明显起来。所有实现跨越的公司都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巨大的动力依赖于不断的改进和成果的取得。
一个人如何从平庸变得优秀?
成为卓越,必先要从普通到优秀,然后有一段从优秀到卓越的过程。
你做事的方式、你的坚持、你的动力、你的分享,可以使人们看得到并且感觉得到时,人们就会对你产生兴趣并站在你身边来支持你。没有对所从事事业的不断学习、创新、积淀的过程,就不可能在别人的眼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都不可能创造出奇迹。我们所看到的美好瞬间,背后都包含了艰辛的磨练和艰难的过程。
《从优秀到卓越》是一本写给企业管理者的书籍,但也同样适用个人。“人生苦难重重。这是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 没有人的成长过程是一帆风顺的,我们都会经历失望和打击,经历“无缘无故”的挫折,谁都有人生低谷,有可能是生病、受伤、事故,但谁都没法对生活抱怨。要想有所成就必要直面残酷的现实,光是抱有必胜的决心还不够,在坚定信念的同时还要脚踏实地地面对问题,逐一解决,才有扭转颓势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