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人心,合二为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图片发自简书App

跟画画的缘分细数起来也有十多年了,一直断断续续,萦绕心头的念想,终于在加入《好报》画画群后有了实质性进展。

以前总想一气呵成就拿出让人惊艳的作品,做不到很快就气馁放弃了,加入画画群后才知道那些令人惊艳的画都是几个小时乃至一整天一笔笔耐心磨出来的,而那些大师的画动不动就是一年几年漫长的创作。这样一来顿时释然了,我能对自己十几分钟半个小时就涂画出来的作品能有什么期待?

虽然在分享的过程中也获得了几个赞,但我还是清楚自己的斤两的,可圈之处在于我很清楚我的画要表达什么样的情绪,至少是一种能够在我的内心引起共鸣的情绪,通过线条、色彩、视觉符号一幅画的整体形势呈现出来。出发点和立意都是好的,而缺点就在于表达,手中的笔跟不上内心涌动的情绪,落笔之后总觉得没有完全表达的憋屈,线条没有达到我想要的那个弧度,色彩没有我意识中那样丰富多彩等等。总觉得欠缺点什么,但又找不到突破的地方。

这九图记录了我加入画画群以来,通过三种绘画方式来寻求突破,起初是彩铅,彩铅的好处是方便,绘制细节得心应手,但是缺点也很明显,色彩表现度太弱,对于一些比较强烈的情绪就只能勾画出轮廓,表达不出气势。于是我转而试试app手绘软件,软件刚好和彩铅互补,色彩非常丰富,表现出的层次和强度也非常好,但无奈手指涂抹细节就显得粗糙,经不起细看。最后尝试的是水彩,色彩的延展性和融合性很高,可浓可淡,目前画的几幅都还挺满意的,但是相比油画,水彩还是偏写意抒情一点,下一步我想挑战的是油画,油画独特的笔触是最让我为之着迷的,特别是梵高和莫奈的画,一个强烈一个柔和,都美地让人着迷,记得在大都会博物馆,我久久伫立在这两幅画前舍不得离开,那种一刚一柔的美,放佛把心都攥住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记得《红尘有幸识丹青》中,丹青阅遍历代名家画作,不禁感叹:造化万物,本身就千姿百态,变化无穷。而人心更是飘忽不定,捉摸不透。各人眼中的世界,化而为心中的世界,再化为笔下的世界,实在是无穷无尽,美不胜收。这些日子以来,我常常有这种感觉:翻开一本画册,脑子里轰的一声,原来可以这么美,这么令人感动!心想这已是画中至境。可是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发现别的人,别的作品,又开出了另外一片天地。我心里一时激动得发狂,一时又沮丧得想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一个人的资质、精力都有限,别说推陈出新了,就是追上前人的水平都难上加难。我以前没有看过这些画册,自己胡乱涂鸦,倒也自得其乐。可是现在,总觉得不论我见到什么想到什么,早已有人替我画出来了,真的很郁闷啊。

丹青的师傅开解他道:凡夫俗子看画,不过是欣赏这一幅的山水花草,美人楼阁,抑或是迷恋一人一家的笔墨韵致。殊不知绘画之所以引人入胜,乃是对世间之美的无限探寻。造化人心合二为一,生出多少妙丽风姿。历朝历代,都不乏天纵奇才,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具数家之长,开一代新风。世上的事,没试过怎么知道?”

造化人心,合二为一,多么令人迷醉的境界,纵使天赋加身,也还是需要博览群家之长,靠着数千数万小时的试炼,一点点地磨合,才能达到手中的笔与心意相通,从心所欲,自由挥洒。而我,即便今生无缘攀顶此番境界,也甘愿在求索的道路上,进一寸得一寸的欢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好报画画群】1、茜茜说:今天是拿起画笔的第20天, 每天的进步都让自己惊讶,有时候画完一张画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牛...
    天野丢阅读 9,208评论 8 27
  • 因小小的画画情怀,参加过好报画画第三期,有感于林老师的自证系统启发和丢丢的鼓励,不再把画画看作是神秘和高高在...
    近似蓝色阅读 4,306评论 12 22
  • 很多善人都会将利他和自利对立起来,他们会认为:第一种、很无私将别人的利益放在首位,第二种、很自私将自己的利益放在首...
    圆禄阅读 249评论 0 0
  • 我现在已经上小学了,已经上五年级啦! 可是,世界上有很多人都把我当成小孩子来看待。 每天早上都是我一个人在吃饭妈妈...
    笑项阅读 171评论 0 0
  • 梧桐zyd阅读 30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