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华岛之失

天启六年正月十八日,后金军渡河入犯。

《明实录明熹宗实录卷八十七》:

“辛卯,蓟辽总督王之臣查报犒赏优恤,山海、宁前军士用过银一万八千三百六十六两有奇。兵部覆叙宁远功次。先是,巡关御史洪如钟题,据袁崇焕报,正月十八日奴贼率众渡河,左辅、萧昇、邓茂林、陈兆兰等俱从右屯等处收回。”

《明实录大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六十八》天启六年二月乙未:

“高第又疏言初闻奴报过河即檄觉华岛将官凿冰自卫迺风雪严寒冰开复合奴兵猝至将多死之焚龙宫寺米豆二十数百有奇觉华称是得旨粮料船只器械及应罪应恤人员确查具奏。”

《三朝辽事实录》:“(天启六年)正月十九日,“觉华岛各将议凿冰壕” 。”

高第议好觉华岛凿冰之事,开战后,凿冰有一时的效应,所以,袁崇焕也有回报。再后,冻口复合,努尔哈赤派兵攻上觉华岛,进行屠杀。

《明实录大明熹宗悊皇帝实录》:“辽东经略高第塘报:“本月二十三日,大营达子俱到宁远劄营一日,至二十四日寅时攻打西南城角,城上用大炮打死无数,贼复攻南角,推板车遮盖,用斧凿城数处,被道臣袁崇焕缚柴浇油并搀火药用铁绳系下烧之,至二更方退。又选健丁五十名缒下,用棉花火药等物将达贼战车尽行烧毁。今奴贼见在西南上离城五里龙官寺一带札营,约有五万余骑。……近岛海岸冰俱凿开,达贼不能过海。袁参政于贼退后差景松与马有功从城上系下前来报信”等情。”

《三朝辽事实录》:“经略高第报称:“……二十六日向午,见龙宫寺一阵黄雾弥天,始知觉华被焚矣。窃谓觉华隔水,且闻凿沟为壕,不虞新雪频飞,冻口复合。夷兵阑干入乱斫,阵脚遂乱,虏骑既至,逢人立碎。可怜七八千之将卒,七八千之商民,无一不颠越靡烂者。王鳌新到之将,骨碎身分,金冠既死之衬俱经剖割,囤积粮料实已尽焚。”

“正月二十六日,努尔哈赤“闻大明关军所需粮草俱屯于觉华岛,离宁远南十六里,遂命兀内革率八固山蒙古,又益兵八百往取之。见大明守粮参将姚抚民、胡一宁、金冠、游击李善、张国青、吴游击,于冰上安营,凿冰十五里,以战车为卫。我兵寻未凿处杀入,遂败其兵,尽杀之。又见二营兵立于岛山之上,遂冲入,亦尽杀之,焚其船二千余,及粮草千余堆,复回大营。”——《清太祖实录》

凿冰之策,是闫鸣泰的谋略,高第未更改,导致觉华被屠。

《三朝辽事实录》:“若觉华则去宁远三十里,可收粮而不可长守也,冬月水坚可渡。阎监军谓虏至将凿冰为堑,以限虏骑。冰可踏者必结,土冻凿堑土可填也。监军谓守岛则虏不敢犯宁城,为宁城之犄角。余云虏用骑,而水兵舍舟则失其长技矣。可与骑兵格闻乎,守之何益?无奈阁部误听监军之言以为必当守也。枢辅至檄兵守,高经略未及议更,虏踏冰而岛兵尽遭其惨戮。”

战后,天启皇帝的圣旨,诏说觉华岛之失,是各地援军之责,不是袁崇焕之责(某些人想栽赃到袁崇焕头上,坏到极点了),后来,又将杨麒革职,准高第辞职还乡,让王之臣代替高第。

《国榷》:“后金攻打宁远不下,分兵掠觉华,岛上参将金冠等七千水兵抗击殉国,七千商民被屠杀。后金焚毁觉华岛粮料八万石,船两千只。崔呈秀弹劾高第、杨麟,杨麟因不援削职,高第准其辞职还乡。王之臣代替高第督师辽东”。

《明实录大明熹宗悊皇帝实录》:“督察工程崔呈秀<锍-釒>言宁远解围而觉华屠焚其时赵率教守前屯镇遏西虏满桂左辅等疮痍委顿修缮旁午此非杨麒事哉虏去不追虏掠不御革任回卫未尽厥辜宜捕逮戮之于市因荐刘国缙宜起于废闲王化贞宜出于狱戴罪练兵得旨杨麒应援不前致有觉华岛之失回卫未尽其辜著削了籍为民王化贞已有屡旨关门内外军民困苦已极全赖抚绥管关主事陈祖苞科索往来财物怨声载道著革职闲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宁远之战的重要点觉华之战 天启皇帝让觉华岛出兵船帮宁远的牵制。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七》: “天启六年正月乙...
    98ef90e13c98阅读 116评论 0 1
  • 高第说过,入冬遇大敌,并归宁远。 《三朝辽事实录卷十六》“松山、杏山、右屯城小而低薄,皆前锋游哨之地,夏秋无事防护...
    98ef90e13c98阅读 163评论 0 0
  • 宁远大战前,袁崇焕到山海关议事决策。 “腊月二十后,道臣袁崇焕来关城面议甚悉,以时势论,守四面之城易,守数十里之长...
    98ef90e13c98阅读 53评论 0 0
  • 宁远大战前,袁崇焕到山海关议事决策。 “(天启五年)腊月二十后,道臣袁崇焕来关城面议甚悉,以时势论,守四面之城易,...
    98ef90e13c98阅读 177评论 0 0
  • 《明实录大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六十八》: 兵部尚书王永光奏据山海关主事陈祖苞塘报二十四五两日虏众五六万人力攻宁远城中...
    98ef90e13c98阅读 16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