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的贸易对等和贸易报复,根据经济学原理,我们只要自己开放就可以了,不需要征得他人的同意,我们就能从中获利。那中国为什么还要加入WTO?原因是,加入WTO是倒过来根据一个国际协议逼迫国内的保护势力进行改革。
之前听《罗辑思维》节目讲到,一些公司开产品发布会的原因竟然是(大意),把发布会日子订好了,就倒逼各个部门协调合作,来完成一个项目,从而加强部门间的合作。
写作成了我每天要完成的任务之一,每次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需要花费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其实真写起来也不觉得有多困难,难的是,每天要想出一个主题。小学的时候,我们的班主任从小学一年级带到小学毕业,她是一个语文老师,从我们会写作文开始,每天都要布置一篇作文写,现在想想,真是很佩服她每天都能想到一个不同的题目。
写作是把脑子里的想法整理出来,是个输出的过程。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脑子里没有东西,输出是不现实的。每天需要输出,就逼着我每天都要往脑子里输入点东西,这就是所谓的“输出倒逼输入”。
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其实题材还是挺多的,有时候经常需要在几个主题之间挑选一个自己感受深刻的。经过一个多月的写作,大部分的主题都写过了,虽然还在不断学习,但是输入和输出的量基本相当,有时候对于输入无感时,就觉得没什么可写的。为了有足够的输入,我现在还需要把一些听到看到的、有感想的知识点记录下来,到了晚上写作前,如果暂时没有主题,就得翻开看看,找找灵感。
找到主题算是完成了第一步,为了凑满1000多字,还需要绞尽脑汁的深挖自己的想法,虽然这没有想主题那么困难,但也需要把脑子里的存货翻个遍。这时候,学的知识多、平时积累多就有优势了。很多知识都是相通的,或者说,掌握了越多的知识,产生链接的可能性就越高。有时候写到一个主题的时候,可以联想到很多主题,写着写着就把它们贯穿起来了,1000字很快就写满了。
写作的另外一个好处是,通过一个字一个字写的过程,帮助我们思考。不是说脑子里的知识越多就越好,只有知识系统化了,那才是有用的知识。要让知识系统化,写出来就是很好的办法。有时候,一本书看过了,如果不做记录,经常和没看过没什么区别。这时候,如果能写下一些看书感想,这本书就更容易成为自己的知识。
安排工作计划的时候,我们都是根据截止日期来倒推每一步需要完成的时间点,如果没有截止日期卡着,事情很难按计划完成。每天的写作让我养成了不断输入和经常积累的习惯,短期不为别的,就为了晚上有素材可写。
输出倒逼输入还有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就是,判断自己是不是学会了一门技能,可以把是否能教给别人作为标准。自己学习就是输入,教别人就是输出,如果输入之后还得输出,那就得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只学个皮毛了,非得吃透里面的原理为止。如果只是“感觉”自己学会了,可以试着转述一遍,或者试着教给他人,对方能听懂,那才是真的学会了。以前和一个同学一起准备考试,她的学习方法是,我们一起讨论,然后看对方能不能把知识点教给对方,互相教一遍,基本也就复习到位了。一门很难课,这么教来教去,一个下午就搞定了。生活中,没有那么多机会来教人(如果有,一定要珍惜了),弥补的办法就是写作,把学到的东西,教给自己,通过写作来复习、总结、整理一遍。
输入是一种接收行为,输出是对这个世界的回报和反馈,一味地输入而没有输出,是一个无用的人(诸葛亮空有一身本领,如果没有刘备三顾茅庐,又会有谁认识他呢?)。一味地输出,而没有输入,那就是毫无价值的输出(比如,好为人师者)。把输出作为间接目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个人成长,成长是刚需,输出就是刚需),输入作为必要条件,输出倒逼输入,让自己完全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