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口述一篇2023年国考申论大作文?

按 语

昨天推了一篇副省级范文,今天推送另一篇。

这篇是我十来分钟口述的急就章。前天因为着急上课,了解到题干后,就直接口述了。语音转文字有错误、容易断,一篇说完,前前后后其实用了将近二十分钟。急就章嘛,难免粗糙。所以,今天稍加整理润色后才发出来。

虽然有点炫技(我自己笑称是“申论版的胸口碎大石”),但其实也没有那么玄乎。经过我们成公教育面试课堂“洗礼”过的,口述作文其实不难。(详情看截图)

【2023年国考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大河奔腾不息,在流动中焕发生机。纵横交错的桥梁路网构成了经济发展的动脉,不断产生新的发展机遇;产业通过转型升级,迸发出新的活力,不断释放新的动能……请你参考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自拟角度,以“流动与新生”为题目,写一篇文章。(35分)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2.结合资料但不拘泥于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字数1000-1200字。

流动与新生

成公申论 木昜

“大河奔腾不息,在流动中焕发生机。”说的是大河,又何尝不是流动的中国?流动的中国,交通网络纵横交错,经济兴盛蓬勃;流动中的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焕发新的生机活力;流动中的中国,14亿人民在城乡之间自由穿梭,播撒人间烟火……在流动中,产生新生的机遇,迸发新兴的活力,冲破新生的阻碍。

流动,产生新生的机遇。“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流动是生命之征,是机遇之源。流动,就是不固守过去,不固守自己,而与世界发生联系,与时代同行,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在这种流动交往中,会产生新的可能,新的机遇。纵横交错的桥梁路网,构成经济发展的动脉,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流动不居的人群,同样也构成了中国发展的源头活水。人与人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城与乡融合出新的发展格局。就好比80年代,中国西部的劳动大军流动到东部沿海城市,不仅为东部打造出了“世界工厂”的名号,也为西部带来了诸多可能——经济腾飞的可能,生活美好的可能,生命层次提高的可能……这些都是难得的历史机遇。具体到个人,张玉滚、黄文秀等青年才俊,从城市回流到农村,也为农村的教育事业、扶贫事业带来了新的契机。世间种种证明,流动的可贵性就在于,它往往伴随新生的机遇。

流动,迸发新生的活力。“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流动是生命的轨迹,是生命力的满溢。“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动中的事物,是最具有活力的事物。流动中的大河,奔腾不息,汹涌澎湃;流动中的中国,生机勃发,活力四射。产业转型升级就是另一种形态的流动,能够碰发新的活力,产生新的动能。就好比小米,在一片市场蓝海中,打破传统思维,打造为发烧而生的千元机,最终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赢得了一席之地。企业如此,个人亦然。焦裕禄同志来到兰考县,他的人生轨迹的流动,给兰考县治沙带来了新的活力,注入了新的动能。杨振宁先生回到祖国,是人才的回流,也是生命的回归,给中国的科研事业培养了无数英才,带来了巨大的动能。由此可见,流动能激荡出澎湃的动能和活力。

流动,冲破新生的阻碍。“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流动中的大河能够澄清杂质,青绿长流;流动中的中国,也能够扫清一切障碍,涤荡一切阴霾和尘埃,基业长青。因为,流动就是一股沛然不可御之的能量,是一股柔韧但不可阻挡的力量。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就是在流动中冲决网罗、扫清障碍的绝佳例证。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它从嘉兴南湖上驶来,中间多少曲折,多少挫折,多少围追堵截,多少坚苦卓绝。但,凭借着从城市到农村这样的战略转移,凭借着长征这样史诗般的壮阔行进,凭借着在中华大地上的史诗般的大流动,中国共产党扫除一切牛鬼蛇神,扫除一切魑魅魍魉,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所以说,流动还能冲开一切阻碍,让我们大步流星奔赴新生、奔赴未来。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流动是天地的本色,也是人类的本能。流动带来新的机遇,迸发新的活力,冲破新生的阻碍。《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运行的天体在流动不居中,启迪君子自强不息;流动的中国也在一片流光溢彩中,奔赴新生的郁郁葱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