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是职场老江湖,还是初来乍到的小菜鸟,风云变幻的职场无时无刻不给人沉沉的压力。对每位局中人而言,在余生的赛道里,想在职业领域实现快速提升及突破,都离不开对自我认识的探索分析。
借助哲学世界的三个问题视角:“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往何处去?”,对自我的剖析已经提供了较为明晰的方法论指引。但对个体发展而言,如何能应用在自己身上才是最为关切的需求痛点。
我是谁?一个从古至今先贤哲人们一直探讨的命题,至今仍在讨论着。而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从职业发展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又会有新的不同的体悟。从小到大,我们每个人出生的家庭环境、接受的教育培养、交往的人际圈子、个人的思想理念,都是形成自我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多元化的经历成长为独一无二的个体,是需要自己内心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认知的。那么,对于“我是谁”这个问题,在定位自我方面首先需要接纳自我。在成功的职场人士中,没有哪一位是在没有接纳自我的前提下取得成功的。所以,接纳自我,是自我认识探索中的首要环节。
接纳自我,一定是建立在客观、真实的自我事实分析基础上,明晰诸如自己坚守的人生价值理念、性格优劣势、知识技能的长短板、个性化兴趣偏好等维度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接纳自我不等于宿命论的观点,也不是个人作为自我逃避、自我欺骗的理由。相反,正是由于真正的接纳了当下的自我,才会有后面不断提升自己的动力和目标。
在接纳自我的分析过程中,如果发现当前存在一些不合时宜的理念或行为时,需要追溯到这些理念或行为形成的早期阶段。目的在于客观分析这些形成的原因后,就下一阶段采取完善的优化行为,让自己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减少思维层面的阻碍。
“我是谁?”的定位问题明晰后,就需要复盘梳理个体前期的经历,自然也就到了“我从哪里来?”的阶段。
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讲,目的在于归纳总结前期个人的工作经历、具备的工作专业技能及经验、职业素养等相关方面,形成个人所独有的职业画像。既然是画像,折射反映的便是其一直以来持续稳定的整体风貌。所以,这也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何企业人力资源在招聘时对绩优及工作稳定性高的员工偏爱有加,在管理岗位及薪酬方面也会对其有所权重。
职业画像是每位职场人士的个人IP名片,需要有意识去完善提升。过往的经历只能代表过去,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会体现个人职业的能力象限。关于过往经历已成既定事实,但对于当前阶段来讲,需要明确清晰的目标及计划,建构自己所需的能力维度。确保自己的职业画像是朝着系统化、体系化方向,而非碎片化、零散化的方向演变。在职业发展规划方面,有一个忌讳便是没有方向性的职业发展模式,常见的论调是“反正有大把时光,多尝试不同的工作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职业规划做了也是没用,反正计划赶不上变化”等等。看似合情合理,实则经不起推敲。职业画像的清晰、紊乱都是可以感知出来的,系统化的积淀与走马观花式的履历,在面试往来的话语中高下立见。所以,如果想要细水长流式的可持续发展,还是要注意爱惜自己的羽翼。
要往何处去?这可以理解为终极命题,人生的终点大家都知道,但职业发展呢?通常而言,人对自己未知的事物是有一定的恐惧。而对个人未来职业的终点,大家其实同样会有恐惧,同样需要去考虑。有着帝都西二旗养老院之称的甲骨文都裁员了,你能保证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基于我从哪里来问题中的个人职业画像,就要对未来进行思索了。从职业咨询以往的实施案例中,鉴于过往而建构未来,建议为自己讲出一个好故事。故事的结局由你的目标所决定,故事的前端便是你目前的职业画像,故事中间到后期的结果达成,则是需要通过多维度的可行性分析来具体量化实施方案及步骤。借助目前的个人实际职业发展阶段,配合资源优势,建构属于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平台。
构建自己未来的故事之前,强烈建议一定要先把“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两方面的自我需求探索清晰。如果对自我的认知无法做到准确而客观,那么所分析得出的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由于需求不清而导致虎头蛇尾的事情,身边已经有过太多案例了。就像人力资源领域招聘模块,如果业务部门需求不清晰或业务调整,招聘工作也是很难有效开展的。所以,未来故事的建构一定建立在前期需求明确的前提下。
通过哲学世界的三个问题视角:“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往何处去?”,梳理了对于我们每个个体,在职业发展中的自我探索分析。无论世界如何纷繁复杂的变化,希望你的那颗心不会迷失了方向。最后,借用雅典德尔菲神庙石碑上的一句箴言与大家共勉:“认识你自己”。
我是吕行者,仍在路上的HR。无论你是职场菜鸟或是行业精英,在职场路上遇到困扰或瓶颈时,欢迎交流,为你提供专业的职业咨询服务。详情关注微信公众号“吕行者职业生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