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才明白生活与生存

文/孑逸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光阴荏苒,生命如海浪般翻滚向前,还没有疯狂彻底的大学时光即将结束。这股浪潮不是宿命,而是人生另一阶段的开始。

夏日炎炎,蝉鸣不止,街上行色冲冲的路人,使人眼花缭乱。小月拉上行李箱,背上双肩帆布包,在十字路口望着川流不息的车辆,脑子里一片混乱,恨不得立马找个地洞钻下去,全身隐藏起来。南方的七月,酷暑难耐,容易让人焦躁不安。刚毕业,就要面临就业的压力,让小月格外恐慌。

普通三本院校毕业,专业又是一个冷门专业——哲学专业。亲朋好友听说哲学,眼珠一转,脑子里立马闪现出:“这不是玄学吗?是做什么的呀!难带就是说一堆大道理糊弄人的?”

广阔无垠的的候车室里,气味混杂成一团,气温更极具身高。有转车去北京方向的,有直达目的地的,有的人是旅游的,一车上的旅客,有那么几个年轻人,稚气未脱,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两个及两个以上结伴而行,只有小月是一个人。

看着一车陌生的面孔,走到座位做下。把包放在前面的摆台上,顿时身体如释重负。经过一番纠结后,她决定回到家乡的省会城市,对她来说,那里尽管也是陌生的城市,但毕竟属于家乡,心里就觉得踏实多了。

窗外的风景一幕幕闪耀而过,一瞬间一个景色,眼花缭乱。脑子里不断想起:“人的成长就是如这列火车,急速向前,来不及缓一缓,又要途经另一站风景。也许,不断向前推进,才是成长吧!”看窗外的青松,想起一句话——松树,挺拔而笔直,不会因为气候而褪色,而是越发坚固其向下扎根。

回来后,不知道目前这个专业能做什么,心灰意冷。把学校发的推荐表全部销毁,戴上耳机,游走在深夜的街头,红绿灯闪烁迷人,可终究是那样刺眼,一点也看不清方向。

越走越快,索性飞奔而起。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浸湿了她的整个脸颊。也可能,都是。抬头仰望着星空,到底哪一颗最亮?心想——梵高,因为仰望星空,才得以在作品中充满灵感和幻象。尼采,把生命献给哲学,住进山林,仰望星空,思索人类的最高宿命。他们俩是天边最亮的两颗明星,把璀璨的光辉永远照耀着人类。我,无数次仰望星空,只愿在这灯火通明的夜色中找到一盏属于自己的灯光。

她站起身,转角处,有一家小旅馆,走进去住了一个最便宜的房间。第二天一早,带上充电宝,手机百度地图导航,继续开始找工作,有时为了节约钱,宁愿等许久做公交,也不愿乱花一分钱。中午饥饿时,全身精力被透支,精神上的折磨,身体上的奔波,在公交站点几次打盹,差点睡着。

带上简历,去无数个公司面试,因为专业不对口,或是要求过高。最后勉强在一个小公司定下来。上班途中,做地铁一小时,每天早出晚归。看到坐在里面的人群,一个个表情麻木呆滞,只剩下仅有的一双眼珠时不时动下,为了生计,让人失去孩子般的赤诚与活泼,她恨不得自己立马走出这人群,走出钢筋水泥的森林,去做一个天真而可以自由呼吸的人。

城市的呼吸,沉重而浑浊。

心理无数自我激励:“虽然已毕业,但学习是终身事情,要坚。”

下班回来,纵使很累,翻开一页书,字理行间透露的能量总能激发她内心的使命感,想起哲学里的一句话:“我想要的是什么?我要到哪里去?我为什么而活?”

窗外梦热的潮湿味道使人沉醉,但这句话却让她内心产生一股清流,不断流淌进全身每一处经络。喜悦与宁静包围着他。

时间一晃而过,半年过后,公司经济萧条,老板项目转让,被迫离职。房东吹房租,家人住院,家徒四壁,全家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她,以为能补贴一点给家里,让常年哮喘的母亲不在担忧生活的紧张。

可是……

现在她发现,曾经的诗与远方,不就是生活里每一次的挑战吗?把所有的行李打包回家,为了时常能回家看看,到县城文旅局去做一名文化自愿者,一边能照顾疾病缠身的母亲,一边也可以养活自己。

在人群中,她经常低着头不敢看路人,刚刚上班的第一天,身边一个脸颊上宽小窄的女人,眼神诡异,说:“我以为大学生就了不起呀!还不如我们这些小学生呢?”她低着头做着眼前的事情。

深夜,她会为别人的一句话而默默流泪,长叹自己的能力与学识,不足以在这个社会上有选择的权利,而是被迫谋生。

窗外明朗的月色照亮远方的山峰,似乎感受到到父母这么多年来的生活。

原来,生活与生存是不一样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