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暖流
璇妈妈:孩子考的怎么样?
璇爸爸:倒数第一?
璇妈妈:这么差!!
璇爸爸:宏志班34人里倒数第一,也就是进重点班了。
璇妈妈:噢,太好了!算是一个好消息!
开学头一天,璇妈妈因为自己所在的小学要开学了,她不能去送孩子上学,再说,家里最近很缺钱,坐车到百十公里外的市里,出租车每个人要45元,一来一回90元,在加上开学孩子的被褥生活费等各种费用也是一笔开支。
这两年璇爸爸经营的超市生意遭遇经济低谷再加上行业竞争的厉害,收入入不敷出,两个孩子的日常开支,还完每个月的房贷后,拉卡上基本所剩无几。
为了节约开支,暑假后不久,璇妈妈想尽了各种办法,到处打印张贴租房广告,终于把市里的房子租出去了。
随即把房子里所有的东西都用面包车拉回了县城的家里。
因为璇妈妈早已准备把女儿璇璇转回县城的中学就读,这样不仅可以省去每个月不大不小来回的折腾,花销,还能每周都能见到女儿的面。毕竟姑娘进入青春期,无论学习安全情感心理都需要妈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沟通。
这种想法可能太自私了,因为去年一年每次去市里看姑娘时坐车的劳顿和车费花销都会让璇妈妈有点心疼,感觉太烧钱。
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留给孩子找了个拖班,每个月大约七百块钱,再加上孩子的买书,买零食,和同学周末外出玩耍等差不多得一千块。
璇妈妈还有一个七岁的儿子跟她在县城就读。为了尽量减少每周的出租车钱,她大概一个月去一次市里。而她没去的周末女儿会去她大伯家或姑姑家。虽说是亲戚,但是璇妈妈老感觉心里有点愧疚,自己的孩子自己经常不在身边,好像没尽到一个母亲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一样。
可是不知道孩子是否明白父母的艰辛和不易。
在璇妈妈眼里,姑娘的学习成绩不是太好,大概排在班级中游的样子。可是因着早期孩子大伯的英明决定,把孩子送进的市里最好的一所小学。
这所小学学习风气浓厚,尤其注重孩子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所以孩子因着户口不在市里,按照规定不能报进所谓的好中学,再加上父母都不在身边,就选择了一所可以寄宿的中学就读。
其实早在去年的时候,璇妈妈就打算把孩子转回身边上学的。无奈,那时孩子读的是六年级,在市里是在小学。
而到了县里,六年级却在中学里。找到教委知情人员打听,他能说县里六年级是中学学籍,市里六年级是小学学籍无法对接。只好作罢,风雨中坚持了一年,在璇妈妈满心欢喜的盼望和期待孩子回到自己身边读书,一家人可以团聚,不用在东奔西走的时候,孩子却给了一个天大的意外!
璇妈妈内心无比的纠结和难受。
作为一个母亲,孩子有机会进一所学校的唯一重点班,而且是小班额,只有34个学生。虽说按民间的说法,市里的好初中数一数二的不是这个中学,可是在数一数二的那个初中里,孩子不一定能考进重点班。
硬当鸡头不当凤尾,说不定姑娘在重点班的光环照耀下,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更有自信和学习的劲头也说不定。
可是一想到孩子孤零零的一个人在外求学,璇妈妈心里无比难受。
万一姑娘不努力不上进被甩出重点班呢!
万一没有妈妈经常的在耳边唠唠叨叨,她没有学习动力和自制力,成绩并不好怎么办?
想起每个月去市里看女儿,打车的钱可以忽略,那么还得天天住宾馆,没有房子的感觉实在是心酸无比。
璇妈妈又很想把姑娘转到自己身边上学,这样就不用考虑打车的问题,住宿的问题,还有每周五下班日急慌忙赶往市里最后一班车的狼狈,每周日急急忙忙赶车回家上班焦虑。
想到这些,去年一年里来回折腾的心酸和难过就会涌上心头,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掉。
生活怎么会这么艰难!
心里憋的实在难受,无法找到出口。
于是,璇妈妈坐在沙发上哭了起来,越哭越伤心,干脆嚎啕大哭,让眼泪洗刷心中所有的委屈和辛酸。
大约哭了快一个小时后,情绪渐渐平复,好受多了。虽然眼睛肿的像桃子。
就在这时,姑娘打开电话,说了一些琐碎的小事,毕竟刚开学孩子还是有点不适应。
末了,女儿愉快的讨要她考试前妈妈许诺的如果考进重点班就兑现的一百元奖金。
璇妈妈答应孩子微信转红包给她,姑娘心满意足的挂了电话。
作为一个母亲,不管自己忍受多大委屈,吞下多少辛酸,都会竭尽全力的把最好的资源给孩子,希望她健康优秀安全的成长。
愿孩子你能明白妈妈的良苦用心,做一个让自己喜欢的那个人。
如此足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