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济北郡”之迷思

0. 疑问

济水作为古代四渎之一,流经司、兖、青三州,在古代地理上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汉代曾一度出现三个与济水有关的郡国:济南、济北和济阴,相信读过三国演义者都不会对此感到陌生。然而不同于四渎中的其他三条,河水、淮水和江水,这条河如今已经消失,只有济南等地名还昭示着它曾经的存在,因此更添了几分神秘。

疑问的起因同样是某两汉之交的网文,评论说汉代的济北在济南的南边,引起了我的好奇。其实以前看别人玩三国志的时候就提到过这一点,但是我没有注意,直到看书才真正发现,可见视频由于信息量过大,有时的确不如文字更能让人专注。

1. 由地图对济北济南方位问题的几则猜想

起先,我以为这是济水方位的原因,济北郡(国)在济水北边,济南郡(国)在济水南边,而济水在这一段上呈现西南——东北走向,于是相对位置就是现在这样了。

但是,我在查看谭图时,发现东汉济北国大多辖县都在济水以南,而济南国则跨有济水两岸,基本对半分,这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其实和济北同属兖州的济阴郡同样存在这个问题,郡大部分(包括郡治定陶)都在济水以北,但为了简化,今天只讨论济南济北两个郡。于是往前翻,发现西汉时期地图只有济南没有济北,而秦朝的图上只有济北没有济南。看秦朝的图,济北郡囊括了西汉的平原、济南,甚至渤海、泰山的部分县,济水从郡中部流过。

秦、西汉、东汉郡县图,蓝色为济水部分河道。来源:OSGeo中国

可以说,先有济北,后有济南,按照秦朝的区划,济北郡半数在济水以北,以此命名也无可厚非。而汉代从济北郡中析出济南,因为济北已经存在,而济南国都东平陵在济水以南,这么命名也没毛病。。。

那么,关于济南、济北的方位,可以得出两种猜测:

1. 济水改过道,对两郡国的相对位置产生了较大影响。

2. 西汉建立以后,济北郡被分拆,不复存在,新立的郡国按照地理方位进行了更合理的命名(即“济南”),东汉分封诸侯时,从故纸堆里找出了旧名“济北”,可惜其辖地早已名不副实。

看图说话到此为止,想要更多的信息,那就得回到古籍原文中去找了。


2. 由古籍看两种猜想的合理性

2.1. 猜想一:济水改过道

先看第一条,济水是否改道。从谭图看,济水在秦汉并没有明显的改道行为,新莽时期,黄河有一次大的改道,从此河道向南移动,更加靠近济水,是否对这条河有影响,则不得而知。从谭图的编例中,我们得知,水泽渊薮参考了主要参考了《汉书 地理志》、《水经注》、《续汉志》,又根据《后汉书》纪传、《说文》、《周礼》郑玄注等予以增补。

手动查看了《汉书 地理志》,济水在《汉书》中作“泲水”(与谭图一致)。关于此水,汉书中引用《尚书 禹贡》进行描述:

道沇水,東流為泲,入于河,軼為滎,東出于陶丘北,又東至于荷,又東北會於汶,又北東入于海。                                                                              ——《尚书 禹贡》

大致情形如图:

《中国历史地图集 西汉卷》

再看《水经注》和《续汉书 郡国志》,不幸的事发生了,济水在王莽时期曾经断流,重新流通后,河道与之前就有所不同了。奇怪的是,《汉书》写作于后汉,班固之父也亲身经历过新莽时期,《王莽传》里描述了黄河的决口、改道,但对济水的断流并没有任何交代,颜师古、服虔等人的注对此也没有解释。

濟水當王莽之世,川瀆枯竭,其後水流逕通,津渠勢改,尋梁脈水,不與昔同。——《水经注 济水一》

温,苏子所都。济水出,王莽时大旱,遂枯绝。                    ——《续汉书 郡国志一》

也就是说,济水确实在两汉之交时有改道行为,具体如何不得而知。这时,先前《三峡》一文中用过的《水经注疏》又一次派上了用场。其中还提到了杜预《春秋释例》、杜佑《通典》和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等对这一问题的讨论。

同时注疏者也提到,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建武年间济水河内段还在发大水,而这些洪水是由西汉平帝时,河、汴决坏导致的,由此还引出王景修金堤之事,说明(1)东汉初年济水就部分复流了;(2)黄河水患对济水产生了影响。问题过于复杂,且超出了今天的讨论范围,故略过不表。

然而,在水经注的记载中,济北郡治卢县依旧在济水以南,和没改道前一致。甚至水经注中还提出了一种东汉济北郡命名的原因(这种解释比较神奇,是否为真不得而知):

济水又迳卢县故城北,济北郡治也。汉和帝永元二年,分泰山置,盖以济水在北故也。                                                                        ——《水经注 济水二》

所以,济水改道与否,并不能决定济南、济北的命名。即使影响,也只会影响新莽之后的行政区划。猜想一可能性不大。


2.2. 猜想二:先有济北,后被拆成济南等郡国,旧名不存,东汉新的济北郡只是占了老的名字

老规矩,作为业余爱好者,只能上全文检索。

先在《史记》、《汉书》和《后汉书》中全文检索“济北”。找出秦汉之际的内容。

关于秦汉之际“济北”明确作为“郡国”一级行政单位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史记》楚汉之争时期,比如:

故秦所滅齊王建孫田安,項羽方渡河救趙,田安下濟北數城,引其兵降項羽,故立安為濟北王,都博陽。                                                                            ——《史记 项羽本纪》

田安下濟北數城,引兵降項羽,項羽立田安為濟北王,治博陽。——《史记 田儋列传》

接着是西汉,根据《史记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显示,汉文帝元年初置济北国。也就是说,西汉依然存在济北这一郡国名。《汉书》记载与之类似。

再搜索“济南”,最早的“济南”出现在吕后称制时期:

二年,高后立其兄子酈侯呂臺為呂王,割齊之濟南郡為呂王奉邑。——《史记 齊悼惠王世家》

很快,随着吕氏的覆灭,这个济南郡又回到了齐国,随后在文帝十五年(前165年)和济北国一起再次出场。后来因参与七国之乱,国除,变为一个郡,到了《汉书 地理志》依照的成、平两朝,已如谭图所示。虽然在王莽时期短暂更名为乐安,但很快又改回了原名,一直沿用到汉末。

与此同时,济北国已经不复存在,再次登场则要到东汉和帝永元二年(90年)。

济南郡,户十四万七百六十一,口六十四万二千八百八十四。县十四:东平陵,邹平,台,梁邹,土鼓,于陵,阳丘,般阳,菅,朝阳,历城,猇,著,宜成。——《汉书 地理志》

(济北)和帝永元二年,分泰山置。〈臣昭案:济北,前汉之旧国,此是经并泰山复分。〉雒阳东千一百五十里。五城(卢、蛇丘、成、茌平、刚),戸四万五千六百八十九,口二十三万五千八百九十七。 ——《续汉书 郡国志三》刘昭注

济南国,故齐,文帝分。雒阳东千八百里。十城(东平陵、著、於陵、台、菅、土鼓、梁邹、邹平、东朝阳、历城),戸七万八千五百四十四,口四十五万三千三百八。——《续汉书 郡国志四》

那么,东汉济北和之前的济北辖区是否相同呢?首先是项羽所封的济北国,国都博阳在今天的泰安附近,早在西汉初年就已经别立一郡(博阳郡),由此可知,济北一直在缩小。此外,《史记 曹相国世家》、《汉书 萧何曹参传》都提到,曹参平定齐国济北时,收取了“著、漯阴、平原、鬲、卢”五县,其中漯阴、平原、鬲三县都在西汉平原郡境内,最北边的鬲县在今山东德州东南面,可见当时的济阴郡是很大的。

《中国历史地图集 东汉卷》,红圈为曹参所取济北辖县

所以此猜想部分正确,东汉新济北的辖区与秦、西汉时期的确差异很大,济南也的确包括故济北辖县。

由此观之,无论在秦还是汉,济北都是先存在的区划,只是由于中间传承有中断,故而名声慢慢减弱,又历经多年的变化,时至今日,人们已经唯知济南,不知济北、济阴,甚至济水都鲜有人问津,正如济水流经的大野泽的遭遇一样,沧海桑田,莫过于是。


3. 秦汉“济北”的历史沿革

3.1. 先秦

济南的历史沿革已经比较清晰了,但济北作为首先出现的齐地郡国,仍然有许多谜团。要弄清它的历史沿革,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最早的济北郡出现在何处?

由于齐国没有设立郡县制,所以齐地郡县应该都是秦灭齐后设立的,济北也不例外。但郡县的命名也并非无中生有,其必然有历史沿革和地理因素在。

在对史记的全文检索中,我发现“济北”一词最早出现在《鲁仲连邹阳列传》中。

且楚攻齐之南阳,魏攻平陆,而齐无南面之心,以为亡南阳之害小,不如得济北之利大,故定计审处之。今秦人下兵,魏不敢东面;衡秦之势成,楚国之形危;齐弃南阳,断右壤,定济北,计犹且为之也。                            ——《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

这里记载的田单反攻燕军时发生的事。齐军围困聊城,鲁仲连写了一封信劝燕国守将投降,引文为信中的内容。聊城在今山东聊城西北,漯水之东、济水西北,所以称为“济北”之地也是很合理的。战国策齐策中也有关于此事的记载,即《燕攻齐取七十馀城》一文,神奇的是,据战国策言,燕将看了此信后,大为触动,于是主动退兵,保全了一城百姓。而史记的记载是,燕将犹疑不决,不敢回国也不敢投降,只得自刎。聊城遂乱,其后田单屠聊城。两种结局,究竟哪一个才是真相,就不得而知了。


3.2. 秦

先秦时期的“济北”指的是齐国在济水以北的土地,那么真实的“济北郡”还要到秦时期去寻找。

根据《史记》记载,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灭齐,天下就此一统,全面推行郡县制,设立三十六郡。关于这三十六郡的具体名称,历史上已有无数争议,非我一个业余爱好者所能置喙。

回到开头,我们看到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上,秦朝地图存在济北郡,而该地图是根据谭其骧先生的观点绘制的。于是我们找到谭其骧的《秦郡新考》,看他对于济北郡是如何考订的。

济北(分齐郡置) 《项羽本纪》、《田儋列传》,故齐王建孙田安,项羽方渡河救赵,田安下济北数城,引兵降项羽;羽定天下,立安为济北王,都博阳。《留侯世家》,下邳圯上老父谓良曰:后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自来以为楚汉之际所增置,独姚氏鼐、王氏国维以为秦郡。姚氏仅引史文而未能证其为郡名,王氏但据《汉书·高帝纪》六年以齐地七郡立子肥为齐王,中有济北,遂谓此汉初之郡,当因秦故。夫济北或系泛指济水以北,汉初之郡,亦有因于楚汉之际所增置者,是二氏之说,恐不足以传信。今按博阳、谷城,地皆在济水以南,而史系之济北,则济北非泛指济水以北而为郡名可知;田安下济北,在秦末六国初起时,则济北之为秦郡又可知。至《曹相国世家》,从韩信破齐,遂取临淄,还定济北郡,则已在楚汉之三年矣;盖齐并济北,仍以为郡也。

                                                                                                    ——谭其骧《秦郡新考》

看了这一段,发现支持秦朝有济北郡说的至少有三个人:王国维,姚鼐,谭其骧,他们是根据《史记》和《汉书》推导出的结论。于是我又去看了姚鼐的《复谈孝廉书》和王国维的《秦郡考》。总结一下几位的意思,大致的论据是:

(1)姚鼐引用了田安、张良黄石公和曹参事迹中提到济北的部分,称济北为秦郡。

(2)王国维认为,楚汉之际和汉初都有济北郡(国),而汉初地名“当因秦故”,所以济北实为秦分齐所置之郡。

(3)谭其骧认为,“田安下济北”事件发生在秦末,而项羽封田安为济北王,且济北国辖地的众多县城都在济水以南,之所以还名为“济北国”,则是因为沿用了之前(即秦朝)的地名。

根据《秦楚之际月表》,”田安下济北数城”发生在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十二月,而项羽将齐国一分为三(临淄、济北、胶东),立田安为济北王发生在次年(义帝元年、前206年)十二月。则济北存在于楚汉相争之前,是合理的推测。

(PS. 王国维的《秦郡考》同时论述了田安济北国都城博阳,后来分出了博阳郡,实际上就是后来的济南郡)

以上都是从史书推理得知,那么有没有更直接的证据呢?

在一次搜索维基百科时,发现了这个词条:秦朝行政区划。其中关于秦郡的表格参考了后晓荣的《秦代政区地理》,其中济北郡存在的证据是一块秦封泥“济北太守”。

封泥作为秦汉时密封保密的重要手段,从清末起引起了历史学者的广泛关注,许多郡县、官职都是由出土封泥得到证实。但是我阅读到这篇博客“秦“济北郡”考述”时,发现作者提到了这块封泥,并说传世封泥为假(目前还没有找到更多相关论述)。不论真假的情况下,还是先看看这个封泥长什么样为好。

胡乱搜索中,发现了王国维写的《齐鲁封泥集存序》,其中提到

则此编中郡守封泥有临菑、济北二郡,太守封泥有河间、即墨二郡,都尉封泥有城阳一郡,皆《汉志》所无。

则王国维本人是看过汉代“济北郡守”封泥的。遗憾的是,我并没有找到这本《齐鲁封泥集存》的书。多方寻找之下,终于在一本叫做《秦封泥集》的书里见到了济北太守封泥。这本书前面说到,该封泥的形制显然为秦制,由于本人对封泥毫无研究,就不做论述了。


济北太守印

后来读了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其中也对该传世封泥的年代给出了某论文证明,语在书第105页。

由此可知,秦朝应当确实存在一个“济北郡”,这个郡是从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设立的三十六郡中的齐郡分拆而来。(其实《秦代政区地理》对此已有完整的论述)


3.3. 沿革

济北郡(国)的沿革,周振鹤的《西汉政区地理》中已经说的很清楚,上文博客中也有一个年表,所以以下纯为个人兴趣,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主要参考《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史书,和《西汉政区地理》。

秦汉济北郡时间表:

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分置三十六郡,属齐郡。

未知时间(约前221-前207年间):从齐郡中析出,置济北郡,约辖齐郡西部土地,原齐郡改名临淄郡。

二世三年(前207年)十二月,齐王建孙田安下济北数城。

义帝元年(前206年)十二月:项羽分齐国为临淄、济北、胶东三国,田安为济北王,都博阳,属西楚。

义帝元年(前206年)七月:故齐相田荣攻杀田安,并济北国,自立为齐王。(十月为岁首)(PS. 田安死后,其后代改氏王,西汉末年成了外戚,出了后人叫王莽)

………………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十二月:韩信平齐地,济北为汉郡。

高祖四年(前203年)二月:立韩信为齐王,济北属齐国。

高祖五年(前202年)正月:徙韩信为楚王,济北复为汉郡,疑似析置博阳郡。

高祖六年(前201年)十二月:以胶东、胶西、临淄、济北、博阳、城阳郡七十三县立刘肥为齐王。

文帝元年(前179年):置济北郡

文帝二年(前178年)三月:封齐悼惠王(刘肥)子、东牟侯兴居为济北王,都卢。

文帝三年(前177年)八月:济北王兴居谋反被诛。国除,入为汉郡。(PS. 当时有个神棍叫王仲,刘兴居谋反时,“欲委兵师仲”,吓得他渡海逃窜到了朝鲜半岛上,定居于当时尚未被汉武帝置为汉土的乐浪。东汉初年,王仲的后人王闳助汉军平定乐浪,而他的儿子,就是前文提到的,日后修黄河金堤,平息河、汴、济水患的王景)

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四月:立齐悼惠王子(刘肥)子、安都侯志为济北王。

景帝三年(前154年)六月:七国之乱平定,济北王刘志虽与诸侯密谋,但并无反行,未获罪,徙为淄川王。

景帝四年(前153年):徙衡山王勃王济北以褒其不反,分置平原郡,为汉郡。

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十月:封济北贞王(刘勃)子侯国十一,应为推恩令所致。

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十月:济北王以为天子且封禅,乃上书献泰山及其旁邑。天子受之,更以他县偿之。泰山及临县入济南郡,后分置泰山郡。

武帝后元二年(前87年):武帝崩,昭帝即位,济北王宽因罪自尽,罪行是“与父式王后光、姬孝儿奸,悖人伦,又祠祭祝诅上”。国除为北安县,属泰山郡。

………………

东汉和帝永元二年(90年)五月:分泰山置济北国,章帝子、皇弟寿为济北王。

献帝建安十一年(206年),济北王政薨,无子,国除。

献帝建安十七年(212年)九月:立皇子邈为济北王。

献帝元康元年(220年)十月:献帝禅位,汉亡。



参考

1. 《秦郡新考》谭其骧

2. 《水经注疏 济水》郦道元撰 杨守敬纂疏 熊会贞疏

3. 《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主编

4. 《汉书》班固 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

5. 《史记》司马迁 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

6. 《续汉书 郡国志》司马彪

7. 《秦“济北郡”考述》 仝记的博客

8. 《秦郡考》王国维

9. 《秦封泥集(陕西金石文献汇集)》周晓陆、路东之编 三秦出版社

10. 《惜抱轩文集 复谈孝廉书》姚鼐

11. 《齐鲁封泥集存序》王国维

12. 济北国沿革(含平原郡),《西汉政区地理》周振鹤 (p104-108)

13. 秦朝行政区划 维基百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874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102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676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911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937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935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60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660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13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363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06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238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861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8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674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13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26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