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最遭人恨是莫过于一是为保利益不战主和,二是割地赔款让我们丧失主权。实际历史仔细看来果真是错怪了他。
中国历来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皇帝永远都是公平正义,清朗无私的。错的就是大臣,坏事做绝的是大臣,给皇帝提供错误情报的是大臣,阳奉阴违的还是大臣。实际上大臣不过是皇帝的办事员,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听要冒很大的风险,即便办事办对了,也顶多是功过相抵,否则就是被严厉追责,乃至闯下杀身之祸。一般人是没有这个勇气的,即便自己无畏,但灭门灭族的连坐也不得不去好好思量一下。
李鸿章用持久战的建议没被采纳,同样,他反对割地的意见也没被光绪皇帝接受。当战势不断退败时,年轻的皇帝面对败北的战报和不断征求下步举措的大臣,躲无可躲的皇帝由一个坚定的主战派变成了急切的主和派,甚至比太后还要急切。
在对日议和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同不同意割地。李鸿章坚决反对割地,“割地不可行,议不成则归耳”。如果日本人必要割地,“鸿虽死不能画诺”。这点和慈禧太后的观点一致,太后听皇帝说朝臣有割地之议时,太后大怒说:“任汝为之.毋以启予也。”可惜皇帝亲政了,他很快力排众议,下定了同意割地的决心。他痛快地授予李鸿章割地之权。皇帝说,如果不割地,那么“都城少危即在指顾,以今日情势而论,宗社为重,边徼为轻”。李鸿章可以拒绝吗?不可以,君让臣死 臣不能不死 何况就是去议和。
这时,诸人都见亲政以来,皇帝史无前例的无精打采,意志消沉。现存故宫中国历史档案馆的光绪朝奏折就可见一斑,甲午战争时他的字一改方正坚定,看上去软弱松懈。尤其到了甲午战争后期,字体只有亲政初期字体的四分之一。说明失败的打击直接摧毁了光绪的自信。了
然而,日本提出的条件之巨,还是大大出乎举朝的心理预期。不但割地要割辽南,还要割台湾全岛,并且军费达三亿元。李鸿章一阅之下,立刻愕然,他急电北京:“日本所要军费过高,并且辽南为满洲腹地,无论如何不能割让。这两条中国万不能从,和约不成,唯有苦战到底。”几乎全体朝臣都同意李鸿章的意见。太后甚至说:“两地皆不可弃,即使撤使再战,亦不恤也。
但“光绪之意,颇在速成”。皇帝现在只有一个心思,那就是快快结束战争。只要能结束战争,什么条件他都打算答应。他被战争弄得太苦恼了。不久之后,皇帝在和议上签了字,结束了这场大清国有史以来最屈辱的战争。(刘功成《李鸿章与甲午战争》)通过这场战争,我们可以发现,皇帝的意志品质不适合承担治理国家的重任。
李鸿章接到皇帝指令,知道由此一去,将获得千古骂名,再无回转余地。因为他无法和每个人去解释和诉说自己的无奈。